五夜鸡声唱晓天,扶桑光射越潮湾。
一丸珠放波中焰,万顷金浮海上山。
神物未应沉壮志,沧浪惭为濯红颜。
登高敢诵灵州句,文治精华塞两间。
五夜鸡声唱晓天,扶桑光射越潮湾。
一丸珠放波中焰,万顷金浮海上山。
神物未应沉壮志,沧浪惭为濯红颜。
登高敢诵灵州句,文治精华塞两间。
注释:
五夜鸡声唱晓天,扶桑光射越潮湾。
五夜:指农历每月的五个夜晚。五夜鸡声:指五更时分的鸡啼声。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太阳,这里比喻朝阳或太阳。
光射越潮湾:光线直射越潮湾,形容早晨日出时的壮丽景象。一丸珠放波中焰,万顷金浮海上山。
一丸珠:像一颗明珠一样的东西从波浪中心冒出。
波中焰:波浪中的光芒如同火焰一般耀眼。
万顷金:指广阔的海面上金色的波纹,如同万顷黄金。
海上山:在海浪中升起的山峰,增添了海景的壮观。神物未应沉壮志,沧浪惭为濯红颜。
神物:指神话中的神灵或宝物。
沉壮志:表示壮志尚未实现,无法被淹没或遗忘。
沧浪:大海的意思。这里用沧浪来形容海水的辽阔和深邃。
惭为濯红颜:因为海水的宽广而感到惭愧,不能洗净自己的容颜或污垢。登高敢诵灵州句,文治精华塞两间。
登高:登上高处,这里指站在高处欣赏美景。
敢诵灵州句:敢于朗诵那些关于灵州的诗篇或诗句。
文治精华:指诗文中的精华部分,即美好的文化和精神财富。
塞两间:把这种文化和精神财富传播到世界各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登高远眺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和内心的感慨。首句描述了清晨时分鸡鸣的声音以及朝阳照耀着大地的景象,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第二句通过“一丸珠放波中焰”这一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晨曦中的海面上的景色,令人仿佛置身其中。第三句通过“神物未应沉壮志,沧浪惭为濯红颜”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认识。第四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文化的赞美之情,认为应该将这种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