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班金水玉桥头,八百衣冠拜冕旒。
翰苑命题天涣汗,豸冠监试鹗横秋。
瑞光掩映文华殿,紫气腾飞五凤楼。
风送御炉香扑鼻,彷疑身世在瀛州。

【注释】:

  1. 合贡七七百九十有五人金水桥头廷试,指唐僖宗时期进士及第者七十余人,在金水桥上参加殿试。
  2. 列班:指进士们排着队伍进入考场。
  3. 八百衣冠拜冕旒,指朝见皇帝。
  4. 翰苑:翰林院,是皇帝的顾问机关,负责起草诏令、制书、表文等。
  5. 翰苑命题天涣汗,指翰林院起草诏令时,天上出现异象,如同汗水滴落,形容其庄重、严肃。
  6. 豸冠:古代官帽,豸是古书上对一种动物的名称,这里指帽子。
  7. 鹗横秋,比喻翰林院的考官如秋天的猎鹰,目光犀利,能够发现人才。
  8. 瑞光掩映文华殿,指文华殿内充满了吉祥的光芒。
  9. 紫气腾飞五凤楼,指皇宫中的紫禁城(皇城)上空,仿佛有五只凤凰在飞翔。
  10. 风送御炉香扑鼻,指宫廷中御用香炉中飘散出香气。
  11. 彷疑身世在瀛州,彷疑是指恍惚之间,似乎置身于瀛洲(传说中的仙境)。

【译文】:
在金水桥头的殿试中
排列的队伍走向考场,八百位文士恭敬地
在皇上面前行礼,他们头戴的是獬豸冠。
翰林院起草诏书,天降祥瑞,仿佛汗水滴落一般,
监考官员目光如炬,如同秋天的猎鹰一样锐利。
文华殿里弥漫着吉祥的气息,紫禁城的楼上仿佛有五只凤凰展翅翱翔。
风吹来御用的香炉,散发出的香气令人陶醉,
我恍惚间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仙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科举考试的景象和氛围。诗中通过“列班”、“八百衣冠拜冕旒”等词语,生动地勾画出了一个庄严而肃穆的场面。接着,诗人又通过对翰林院和考官的描述,展现了考试的严谨性和公正性。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考生们对于考试的敬畏之情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