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指青山头不白,古今见尽白头人。
从来那个人长主,百岁教谁我后身。
云树潇疏泉石梦,莺花寂寞洞天春。
年来欲学纯阳诀,跨鹤翩翩过洞庭。

这首诗是宋代大文豪苏轼在公元1086年(宋元丰九年)写的一首五言绝句。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笑指青山头不白,古今见尽白头人。
  • “笑指青山”指的是诗人站在高高的青山上,眺望远方,发出笑声。这里使用了“笑指”这个词语,表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而“青山头不白”则是说青山之巅依然苍翠,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得苍白。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古今见尽白头人”则是指从古至今,无数的人们都已经白发苍苍,形容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青山的苍翠与白发人的衰老进行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1. 从来那个人长主,百岁教谁我后身。
  • “从来那个人长主”指的是历史上那些长寿的君主,如秦始皇、汉文帝等等。诗人在这里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仰慕之情。
  • “百岁教谁我后身”则是说这些长寿的君主已经离我们而去,他们的生命经验和智慧无法传授给我们后人,让我们无法找到可以追随的榜样。这里的“我后身”指的是自己的后继者,表达了诗人对后人的关心和期望。
  1. 云树潇疏泉石梦,莺花寂寞洞天春。
  • “云树潇疏泉石梦”形容的是山水之间的景象,给人一种幽静淡雅的感觉。这里的“云树潇疏”形容山间云雾缭绕,树木疏落有致;“泉石梦”则是指山水之间泉水潺潺,石头清幽,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整句话通过对山水之间的描绘,展现了一幅优美的自然风景画。
  • “莺花寂寞洞天春”则是说春天来临,但鸟儿不再鸣叫,花朵也不再绽放,只有那幽静的山水之间还保持着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这里的“莺花”指的是春天的鸟语花香,而“寂寞”则表示了一种孤独感;“洞天春”则是指那片被山水包围的隐秘之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整句话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1. 年来欲学纯阳诀,跨鹤翩翩过洞庭。
  • “年来欲学纯阳诀”是指诗人在这几年里,想要学习道教中纯阳子所掌握的秘诀。纯阳子是一位著名的道家人物,他的道法非常高深,被认为是道教中的佼佼者。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
  • “跨鹤翩翩过洞庭”则是说诗人希望能够像传说中的仙人一样,骑着仙鹤飞越洞庭湖,展现出一幅飘逸脱俗的画面。这里的“跨鹤翩翩”形容了仙鹤飞翔时的优雅姿态,“过洞庭”则是指越过洞庭湖这一壮阔的水乡。整句话通过描述仙境般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世界,同时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当下的孤独感,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山水之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