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年又遇春,独怜过半百年人。
难将事业酬天债,莫遣丹青写我神。
箫鼓儿童争闹热,梅花月色共清新。
高朋满座人如玉,爱我还须识我真。
诗句释义
1 六十五年又遇春 - 这句表达了诗人在特定的时间(六十五年后)再次经历春天的感慨。”六十五年”可能是指某种纪念日或重要时刻,”又遇春”意味着这种情境是重复出现的。
- 独怜过半百年人 - “独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而”过半百年人”则强调了时间的快速流逝,使很多人的生命显得短暂。
- 难将事业酬天债 - 这里诗人可能在表达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认为通过事业来偿还天赋予人的使命是一种困难的任务,暗示了人生目标的复杂性或实现这些目标的难度。
- 莫遣丹青写我神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一种自我反思,他可能不希望自己的形象被艺术化地刻画出来,这反映了一种对真实生活的珍视和对艺术再现的警惕。
- 箫鼓儿童争闹热 - 描述了儿童们因为节日或庆祝活动而喧闹的情景,”箫鼓”可能指的是传统音乐乐器和庆祝时的音乐,”争闹热”描绘了孩子们的活泼和欢乐。
- 梅花月色共清新 -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夜晚,梅花开放,月光下的环境显得格外清新宜人。这里的”共清新”可能意味着这种氛围是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
- 高朋满座人如玉 - 这里形容宴会上宾客众多,每个人都显得高贵且值得尊敬。”人如玉”可能是指宾客的仪表或气质像玉石一样珍贵。
- 爱我还须识我真 - 最后的这句可能是对前文的一种总结或反思,诗人可能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期望,希望对方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他的本真,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认识。
译文
经过六十五个年头,我又迎来了春天;只遗憾生命已经过去一半,无法再与年轻时相比。
很难用事业来报答上天赋予我的恩典,也不应该让我的形象被画成艺术作品以表达我的神性。
孩子们在箫鼓声中嬉戏,欢闹不已;而月夜下的梅花,散发着清幽的香气。
如此热闹的场面里,人们都如同美玉般尊贵;但对我而言,更希望你能够理解真正的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春天、生活、艺术和人际关系的感受,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六十五年又遇春”设置了诗歌的背景,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接下来的句子深入探讨了人生的价值观和对待艺术的态度。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人性深刻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