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连水竹,车马少曾通。
人卧春寒里,僧来莫雨中。
醉看新柳色,吟对落花风。
何用谈名迹,余生已悟空。
【注释】
- 明天目:即浙江天目山。会稽郡以天目山得名,故称“明天目”。方员外:指诗人的朋友方干。东园:诗人的别墅。
- 车马少曾通:意思是说,很少看见有车马经过这里。
- 人卧春寒里:意思是说,人们睡在春天寒冷的时候。
- 莫雨中:意思是说,不要在雨中。
- 新柳色:新长出的柳树颜色。
- 吟对落花风:意思是说,对着风吹落的花瓣吟诵。
- 谈名迹:谈论名声和遗迹。
- 余生已悟空:意思是说,我已经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友人方干来访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图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首句“柴门连水竹”,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乡村景象。柴门,是指简陋的农家房屋;水竹,指的是生长在水中的竹子。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
第二句“车马少曾通”,表现了诗人对于繁忙生活的厌倦。车马,是古代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少曾,表示很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追求。
第三句“人卧春寒里”,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春寒,是指春天的寒冷天气;人卧,是指人们休息或睡觉。这两句诗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
第四句“僧来莫雨中”,表现了诗人对于佛教思想的认同。僧,是指僧人;莫,表示不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应用。
第五句“醉看新柳色”,描绘了诗人欣赏春天景色的情景。醉看,意味着陶醉于美景之中;新柳色,是指新生的柳树颜色。这两句诗传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热爱和欣赏。
第六句“吟对落花风”,描绘了诗人沉浸在自然美景中的愉悦心情。吟对,意味着吟诵、欣赏;落花风,是指飘落的花瓣和微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赞美和欣赏。
最后一句“何用谈名迹,余生已悟空”,传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何用,表示何必;谈名迹,是指谈论名声和遗迹;已悟空,意味着已经悟道。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看淡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对于生命真谛的领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在别墅中畅谈自然、品茗赏景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