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淮秋色阑,九原松柏晚云攒。
愁经墓下辞房琯,误过州西哭谢安。
宿草自繁承泪遍,长杨空抚赏音难。
孤舟明发夷陵道,空对晨星晓月残。

【注释】

柴墟:地名,在今安徽宿县南。

九原:指墓地。

松柏:指坟上的松枝和柏树。

房琯(kuǎn):唐玄宗时大臣,封上柱国、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职。

谢安:东晋政治家、军事家,字安石。

宿草:坟墓上长着的草,这里指已死的亲人。

长杨:宫名,在洛阳。

夷陵道:夷陵,即宜昌,在今湖北宜昌市西。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诗。首联从空间上写;颔联承首联从人事上落笔。全诗以“秋”字为贯串,写尽了诗人吊古感怀之情。

此诗是作者罢官后离开长安,途经荆襄地区时作的。

开头二句,用一“秋”字总括了下面所要写的景物。“千里”句写长江中下游一带,秋色浓淡相宜。“九原”句写山野间,松柏郁郁葱葱,晚云缭绕。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而且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氛围。

第三联写路过房琯墓时的情景。他想起房琯曾因直言进谏被贬谪到荆州,后来死在任上,于是来到他的墓前凭吊。“误过州西哭谢安”,是说自己没有经过荆州而在这里痛哭,是因为想到了谢安。谢安是东晋的名臣,他在桓温死后,曾一度被朝廷起用,但很快又因为反对桓温专权而被免官,后在会稽去世。

第四联写夜宿长杨宫,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宿草自繁承泪遍”是说自己夜不能寐,满眼都是死去的亲人,他们生前对国家忠诚,如今却只能承受泪水了。“长杨”句是说,自己在长杨宫里徘徊,无法排遣心中的愁苦,只有抚摸长杨宫的栏杆来安慰自己。“长杨空抚赏音难”一句,抒发了诗人对亡亲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政治前途的担忧。“孤舟明发夷陵道”是说自己乘船出发去往夷陵。“夷陵”是现在的湖北省宜昌市西,这里指的是三峡。

最后两句写天将亮的时候,诗人仍然站在江边,望着晨星与残月。这一联也是写他夜不能寐的心情。

此诗语言质朴无华,但情感真挚深沉,表现了诗人对亡亲的深切怀念和对自己政治前途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