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仙同坐一山中,镜履如今梦亦空。
芳草欲寻忠简迹,白云遥指梵王宫。
花开不省经年别,人到惟闻隔岭钟。
问讯蒲庵也归寂,茶烟空绕佛灯红。

【注释】

景泰山:指泰山,山中风景秀丽宜人。

七仙同坐一山中,镜履如今梦亦空。

七仙女和仙女们一起坐在美丽的泰山上,镜中的鞋子现在也变成了虚无缥缈的梦幻境地了。

芳草:指青草。忠简迹,即忠简公(王羲之)的足迹。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封金龟表散大夫、会稽内史,后因不满司马道子专权,告老还乡,在会稽建别墅,自号“金庭”。王羲之在家乡隐居时喜欢在门前种柳树,后来人们称他的住宅为“兰亭”,故又称“兰亭集序”。

芳草欲寻忠简迹,白云遥指梵王宫。

我想去追寻那些曾经留下过王羲之足迹的地方,远望那片云彩仿佛指引着梵王宫的位置。

花开不省经年别,人到惟闻隔岭钟。

花儿开了也不记起已经一年没见到他了,只听见远处寺庙里传来的钟声。

问讯蒲庵也归寂,茶烟空绕佛灯红。

向蒲庵的人打听消息,发现他也回到了寂静之中,只有茶香缭绕在袅袅升起的佛灯旁。

赏析:

此诗首句点出题面,次句写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镜履”典出《南史·江夏文献王义恭传》:“帝尝游华林园,见王献之《三月三日侍燕诗》云:‘三春花鸟莫相忘。’帝大嗟赏,谓献之曰:‘卿乃奇才!’”后遂以“镜履”代指美好的回忆。

第二联写景。“芳草”句化用王羲之典故,王羲之曾于山阴兰亭修禊集会,与谢安等41人各赋诗一首刻于石上,留世称“兰亭集”。此处以芳草喻指王羲之遗墨,暗示自己要追随王羲之足迹;“白云”句写远观山色,想象其景色之美,暗喻诗人思念之情。

第三联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花开”句写时间之久,诗人已多年未见好友;“人到”句写空间之遥,诗人听到的是远寺钟声,而友人可能身处更远的地方。

最后两句抒发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问讯”句写诗人通过询问得知友人也在此地,只是已回到寂静之中;“茶烟”句写僧人煮茶时香烟缭绕,而自己只能远远望着。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