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寺依山麓,书堂面水隈。
鼎湖龙驭远,禺竹凤声哀。
禹贡不及载,秦关尚未开。
如何二帝子,万里却能来。
峡山书堂
僧寺依山麓,书堂面水隈。
鼎湖龙驭远,禺竹凤声哀。
禹贡不及载,秦关尚未开。
如何二帝子,万里却能来。
注释
峡山书堂:峡山,山名;书堂,书房、学堂。此诗描写位于峡山的寺庙和附近的书堂,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古老的山水画卷。
僧寺依山麓:僧人居住的寺庙靠近山麓。
书堂面水隈:书堂面对着水流弯曲的地方。
鼎湖龙驭远:指秦始皇的陵墓“鼎湖”,传说中象征着帝王的龙驾已经远离。
禺竹凤声哀:禺山(今广东英德)的竹子,风声凄厉哀婉。
禹贡不及载:《禹贡》一书提到大禹治水的事迹,但并未提及具体的载重之事。
秦关尚未开:指秦朝时未完全开通的道路或关卡。
二帝子:指传说中的舜帝与禹帝的儿子们,他们能够跨越万里而来。
赏析
这首诗以峡山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古老的山水图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僧寺与书堂置于山脚与水边,勾勒出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象。其中“鼎湖龙驭远”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同时,诗人通过描述自然景色和历史传说,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感慨。
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真实的山川河流,如“鼎湖龙驭远”“禺竹凤声哀”,又有象征性的文化元素,如《禹贡》《秦关》,以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如“二帝子”。这些意象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充满想象的画面。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他似乎在感叹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同时也在赞美大自然的壮丽和历史的悠久。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也让整首诗歌充满了哲理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