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川东下水茫茫,隔水松篁是上方。
烟雨远连沧海外,龙光直射斗牛傍。
空中宴坐诸魔灭,天际浮杯一练长。
谁把桃花源比并,落红津畔引渔郎。

慈应寺

大川东下水茫茫,隔水松篁是上方。

烟雨远连沧海外,龙光直射斗牛傍。

空中宴坐诸魔灭,天际浮杯一练长。

谁把桃花源比并,落红津畔引渔郎。

注释:

  1. 慈应寺: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
  2. 大川:指广阔的江河。
  3. 东下:从东方流来。
  4. 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5. 隔水:水面上,隔着水。
  6. 松篁:松树和竹林。
  7. 上方:高处或山顶。
  8. 烟雨:烟雾和细雨。
  9. 远连:与远方相连。
  10. 沧海外:大海之外,形容遥远的地方。
  11. 龙光:比喻阳光或光芒。
  12. 斗牛傍:斗宿(北斗七星的四颗星)和牛宿(北斗七星的七颗星)之间。
  13. 空中宴坐:在天空中安静地坐着。
  14. 诸魔灭:所有妖魔都消失了。
  15. 天际浮杯一练长:天边漂浮的酒杯像白色的丝线那样伸向远方。
  16. 桃花源:传说中的一个理想化的地方,通常指的是避世的理想之地。
  17. 比并:比较、对比。
  18. 落红津畔:红色的落花飘落在河流旁。
  19. 渔郎:这里可能是指古代诗人陶渊明的别号“五柳先生”,或者指钓鱼的老翁。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慈应寺周围的自然景观和宁静氛围。诗的前两句“大川东下水茫茫,隔水松篁是上方”描绘了一幅宽阔的江水和远处山峦的景象。接着,“烟雨远连沧海外,龙光直射斗牛傍”进一步扩展了这幅画面,将天空中的云雾和阳光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幅充满想象力的天空画卷。

后两句“空中宴坐诸魔灭,天际浮杯一练长”则转入了对内心感受的描述,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享受宁静生活的愿望。最后的“谁把桃花源比并,落红津畔引渔郎”则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了读者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遐想。全诗以优美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景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