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良为世所需,争知仁道急于渠。
是谁凿此先天窍,万两黄金也不如。

【注释】

达磨泉:即今江西南昌市东的洪州达摩泉。达磨,佛教禅宗六代祖师,姓竺,名法兰,南朝梁武帝时来中国传教,梁武帝赐号“菩提达摩”,故后人称其为达摩。渠:渠沟。先天窍:指天然生成的孔穴或洞窟。万两黄金也不如:比喻此泉珍贵无比。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所作。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做官。他在江州期间,曾到洪州达磨泉游玩,并写下了这首《达磨泉》诗。

首句说:“水火良为世所需,争知仁道急于渠。”意思是:水、火对于人们来说都是必需的,但人们却不知道仁德之道比水火更急需。这句诗以水、火与仁德之道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仁德之道的推崇。

次句说:“是谁凿此先天窍,万两黄金也不如。”意思是:是谁凿开了这个天然生成的孔穴或洞窟?用万两黄金都比不上它呢!这里用一个反问句,既表明了作者对达磨泉的珍视之情,又表达了作者对开凿达磨泉水眼的人的赞美。

整首诗以水、火与仁德之道作对比,以达磨泉水眼的开凿者与水、火相比,突出了达磨泉水的珍贵之处,表达了作者对仁德之道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