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最幽处,扶筇谒远公。
山高疑碍月,树老不招风。
供饭萱花熟,点茶藕节充。
微尘何处染,禅定磬声中。
【解析】
此诗写诗人游览绝顶胜境的所见所感。首联“为爱最幽处,扶筇谒远公”,以“远公”自喻,说自己之所以到这个地方来,是因为喜爱那幽静之处,所以拄着拐杖,去拜见那位隐居在山中的高僧。颔联“山高疑碍月,树老不招风”,是说山势高峻,好像连天都遮蔽住了月光;树叶衰老了,也似乎不招引什么风。颈联“供饭萱花熟,点茶藕节充”,是说供上饭来,萱草开花了;沏上一壶茶,用莲藕节做茶叶末子。尾联“微尘何处染,禅定磬声中”,是说哪里还有尘埃?只有禅定磬声之中。
【答案】
译文:
为了喜爱那幽静之处,拄着拐杖去拜见远公。
山势高峻,好像连天都要被遮蔽住了;树叶衰老了,也不招揽什么风。
供上饭来,萱草开花了;沏上一壶茶,用藕节做茶叶末子。
哪里还有尘世的污染?只有禅定磬声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游宴诗。全诗写诗人游览绝顶胜境的所见所感。开头两句,诗人先写自己对那幽静之地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接着写自己来到那里的目的和原因——是为了参访隐逸的高僧。这两句既写出诗人的游兴,也交代出诗人此次来访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诗人便具体描绘了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颔联“山高疑碍月,树老不招风”,是说山势高峻,好像连天都遮蔽住了月光;树叶衰老了,也似乎不招引什么风。这两句是说山势高峻,好像连天都要被遮蔽住了;树叶衰老了,也不招揽什么风。这两句是说山势高峻,好像连天都要被遮蔽住了;树叶衰老了,也似乎不招引什么风。
颈联“供饭萱花熟,点茶藕节充”,是说供上饭来,萱草开花了;沏上一壶茶,用藕节做茶叶末子。这一联写的是供饭和沏茶的细节。这两句是说供上饭来,萱草开花了;沏上一壶茶,用藕节做茶叶末子。
尾联“微尘何处染,禅定磬声中”,是说哪里还有尘世的污染?只有禅定磬声之中。这一联写的是环境之清幽、人世之净脱,表达了作者远离世俗纷扰,寄情山水,寻求精神解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