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登三仰峰,夕宿山心庵。
久入名山游,蹊径颇尽谙。
始知九曲外,复有南山南。
森邃更险豁,深篁倚烟岚。
沙田稻翼翼,岩桂花毵毵。
疏篱隔鸡犬,朽树藏蜂蚕。
尝传武陵源,傍有捕鱼潭。
伐木不到远,却留松与楠。
云光卸秋屦,回首望石龛。
经旬四攀眺,偃息此自堪。
涧芹食转美,草榻卧正酣。
枕中有鸿宝,何必问老聃。
长往来如返,多为世所惭。

宿山心永乐

朝登三仰峰,夕宿山心庵。

久入名山游,蹊径颇尽谙。

始知九曲外,复有南山南。

森邃更险豁,深篁倚烟岚。

沙田稻翼翼,岩桂花毵毵。

疏篱隔鸡犬,朽树藏蜂蚕。

尝传武陵源,傍有捕鱼潭。

伐木不到远,却留松与楠。

云光卸秋屦,回首望石龛。

经旬四攀眺,偃息此自堪。

涧芹食转美,草榻卧正酣。

枕中有鸿宝,何必问老聃。

长往来如返,多为世所惭。

【注释】

朝登三仰峰:早上攀登三仰峰。

夕宿:晚上住宿。

久入名山游:长时间游览名山。

蹊径颇尽谙:对山路的路径非常熟悉。

九曲外:九曲之外。

南山南:指南山。

森邃更险豁:森林深处更加险峻开阔。

深篁倚烟岚:竹林深处靠着烟雾。

沙田稻翼翼:沙田中稻苗茂盛。

岩桂花毵毵:岩石上的桂花繁多。

疏篱:稀疏的篱笆。

朽树:腐烂的树木。

鱼塘:鱼池。

伐木不到远:砍伐树木没有到达很远的地方。

云光:云光,日光或月光。

秋屦:秋天穿用的布鞋。

回首望石龛:回头看看石头上的洞穴。

经旬:经过十天。

涧芹:山涧中的芹菜。

【赏析】

《宿山心永乐》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林中的所见所感。诗的前六句写自己登山涉林的经历和体会,后六句则抒发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薄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联“朝登三仰峰,夕宿山心庵”,描绘的是作者登山涉林的情景。这里提到的“三仰峰”和“山心庵”,都是作者曾经探访过的著名景点。通过这两句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名山大川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眼光,能够从中发现其中蕴藏的无限美景与智慧。

颔联“久入名山游,蹊径颇谙谙”,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对山林的深入了解和感受。这里的“谙谙”,形容的是作者对山林中各种景物、景象的熟悉程度。他不仅仅是简单地走马观花,而是用心去感受、领悟其中的奥妙与精髓。这种深入骨髓的体认,使得他对山林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颈联“始知九曲外,复有南山南”,则是作者对山水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他认为,除了九曲之外,还有更为深远、更加险峻的大山存在。这里的“九曲”和“南山”,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意象。它们分别指的是曲折的河流和高大的山峰,但在这里,它们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它们不仅是自然景观的象征,更是人们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象征。

尾联“疏篱隔鸡犬,朽树藏蜂蚕”,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的生活状态。虽然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但作者并没有感到孤独或寂寞。相反,他反而感到了一种宁静与和谐。这是因为他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这种心境的获得,正是源于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山林中的景色与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薄与超脱,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与敬畏之情。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