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游魂悲帝子,燕台残梦老孤臣。
谁知赤县中兴计,犹属黄冠后死身。
慷慨扶天曾入梦,须臾沧海已扬尘。
游人莫唱招魂曲,风雨空山泣鬼神。
南国游魂悲帝子,燕台残梦老孤臣。
这句诗的意思是:南国的游魂在悲叹皇帝之子的逝去,而燕台的残梦则让人想起了那位孤独的大臣。
这句中的“帝子”指的是宋高宗赵构,他是南宋的开国皇帝,被金人俘虏后,在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县)被囚禁并最终被迫跳海自尽。这里的“帝子”是指他的死。而“燕台”则可能是指他曾经居住或处理政务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古称金陵)。这里的“燕台”指的是他的故居。
“谁知赤县中兴计,犹属黄冠后死身。”
这句诗的意思是:谁知道那赤县神州能够复兴的计策,还在黄冠道士死后才实现?
这里的“赤县神州”是古代中国的一个神话传说,指的是一个广大无边、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也常用来比喻国家或天下。这里的“赤县神州”指的是中国的国土。而“黄冠后死身”则是指道家的一种修行方式,即通过修炼来追求长生不老。这里的“黄冠”就是指道士,而“后死身”则是指死后的灵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想要复兴国家的计策,还在道士死后才实现。
“慷慨扶天曾入梦,须臾沧海已扬尘。”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慷慨激昂地拯救了天空,但转眼间大海就已经掀起了尘土。
这里的“慷慨扶天”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人的豪情壮志和英勇行为。这里的“扶天”则是拯救天空的意思,而“扶天曾入梦”则是说这种豪情壮志曾出现在梦中,但并没有实现。而“沧海已扬尘”则是指大海已经变成了尘土,这里暗指战争或灾难的结束。
“游人莫唱招魂曲,风雨空山泣鬼神。”
这句诗的意思是:请不要再唱起招魂曲,因为风雨中空山里的鬼神都在哭泣。
这个成语出自《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哀江南!北方之畏不可射,南方之象不可及;传言日以远兮,与日反其道。……招摇指屈,后至其畴耶?魂乎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与中国同域!……魂乎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魂乎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与中国同域!……魂乎归来!归来!恐教妾怀惭恨生兮!”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唱起了招魂曲,因为风雨中空山里的鬼神都在哭泣。这里的“招魂曲”是一种音乐形式,通常用来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和追思。而“风风雨雨空山泣鬼神”则是说在这种环境下,连鬼神都被感动了,因此不再歌唱招魂曲。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悼念宋高宗赵构的诗。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这位君主的命运,表达了对他逝世的悲痛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如赤县神州、黄冠道士等,都暗示了这位君主在位时的辉煌成就以及他在死后仍受到人们怀念的事实。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