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石幽寻快夙缘,相逢何意尽高贤。
数杯清茗烹凉月,一曲流徽弄晚烟。
学古几人能避世,谈空无地不参禅。
不知当日陶元亮,何事攒眉向白莲。
《丁卯夏夜与友人携琴烹茗水月宫》是明代诗人麦而炫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内容如下:
- 诗句解析1. “水石幽寻快夙缘”:“水石幽寻”描绘了一幅幽静的自然景致,象征着诗人与友人在自然中寻找一种心灵的安宁和契合。这里的“水”和“石”不仅是物理存在的元素,更是象征性的存在,代表着清纯、宁静与坚韧。“悠寻”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 “相逢何意尽高贤”: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相聚时,他们希望彼此能分享高洁的品质和智慧。这里的“高贤”指的是高尚的人或高尚的行为标准,诗人通过这种表达方式,强调了友情中的一种理想化的追求。
- “数杯清茗烹凉月”: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夏夜里共同烹制清茶的场景,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行为,更是一种文化的体验和情感的交流。“烹凉月”不仅指实际的动作,也暗示了这一行为的浪漫和诗意氛围。
- “一曲流徽弄晚烟”:这里使用了“流徽”这一意象,它源于古琴演奏中的一种技艺,通过细微的手指移动来模拟琴音的流动。这个意象不仅描绘了音乐的美,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和谐。
- “学古几人能避世”: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态度和思考。通过提问“几人”,诗人可能在质疑这样的生活选择在当代的现实意义或可行性。这里的“避世”意味着远离世俗喧嚣,寻求心灵的宁静。
- “谈空无地不参禅”:这句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的重视。佛教中的“参禅”是一种修行方式,意味着通过冥想和实践达到内心的清净和觉悟。这里的“谈空”可能是指对哲学或宗教问题的思考,强调了精神上的超越和解脱。
- “不知当日陶元亮,何事攒眉向白莲”:这句话引用了陶渊明的故事,他在诗歌中常常以菊花自喻,表示自己超脱俗世的志向。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陶渊明精神境界的仰慕,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当时的心情和选择,即不愿意被世俗困扰,而是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高尚。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特定夜晚的描述,更是对人生态度、友情价值及心灵追求的深刻探讨。通过对自然、友情和文化的细致描绘,麦而炫展示了他的美学观念和哲学思考,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个人情感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