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崇仁孝,陈情诏许归。
望云纡昼锦,计日理班衣。
岭月明空橐,江风满去旗。
抚弦看远翼,心与尔同飞。

【注释】

  1. 赠:赠送。李文舆:人名,此诗为作者赠给李文舆的诗。秋官正郎:官名,指李文舆。奉诏归省:奉命回家看望母亲。诏:皇帝的诏书。
  2. 天子:这里指皇帝。崇仁孝:推崇仁义孝顺。陈情:陈述自己的愿望或意见。诏许归:皇帝允许他回家。
  3. 望云纡(yū)昼锦:形容李文舆在官场上一帆风顺,前程似锦。纡(yū):弯曲;纡曲。昼锦:白天穿锦衣。比喻仕途得意。
  4. 计日理班衣:估计日子到了就可以脱下公服,换上便装,回家看望母亲。理:整理,收拾。班衣:官员的公服。
  5. 岭月明空橐(tuō):指李文舆辞官后,在山岭上的月光下清点财物,准备回家。岭:山岭。月:指山岭上的月光。橐(tuō):袋子,此处代指财物。
  6. 江风满去旗:指李文舆乘着江风,吹满了自己的旗帜,准备回家。江风满去旗:形容江风吹得帆鼓旗扬,充满胜利的喜悦。
  7. 抚弦看远翼:指李文舆在离开朝廷前,抚着琴弦,望着远方的故乡,心情激动,仿佛看到了故乡的远景。抚弦:抚摩琴弦。看远翼:看自己的远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写李文舆归省的情景,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天子崇仁孝,陈情诏许归”,写皇上表彰仁义孝顺的德行,让李文舆得以归乡。“天子”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崇敬之情,而“陈情”则表示李文舆向君王陈述自己的意愿和请求。这里的“诏许归”意味着君王已经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他可以回家看望母亲。
    颔联“望云纡昼锦,计日理班衣”,描述李文舆在官场上一帆风顺,前程似锦的景象。“望云纡昼锦”形象地描绘了李文舆在官场中的得意与荣光,就像在阳光下翩翩起舞的锦袍一样。“计日理班衣”则是说李文舆预计到回家的日子已经到来,可以脱下公服,换上便装,回到家乡陪伴母亲。这里的“理班衣”指的是卸下官位,回归平民生活。
    颈联“岭月明空橐,江风满去旗”,描绘了李文舆在山岭上的月光下清点财物,准备回家的情景。“岭月”指的是山岭上的月光,“明空橐”形象地描绘了李文舆在月光下清点财物的场景,仿佛可以看到他手中握着一个空空如也的袋子。“江风满去旗”则是描绘了李文舆乘着江风,吹满了自己的旗帜,准备回家的景象。这里的“满去旗”可以理解为李文舆乘坐的船只满载着旗帜,象征着他的荣耀和成功。
    尾联“抚弦看远翼,心与尔同飞”,描述了李文舆在离开朝廷前,抚着琴弦,望着远方的故乡,心情激动,仿佛看到了故乡的远景。“抚弦看远翼”是指李文舆在弹奏琴曲时,心中想象着远方的故乡,仿佛看到了故乡的美景。这里的“远翼”可以理解为李文舆心中的远大志向和抱负。最后的“心与尔同飞”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希望他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一样,拥有飞翔的翅膀。
    整首诗通过对李文舆归省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平民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