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深处寸心悬,掖外垣西尺五天。
每见诸公调玉烛,也曾一日侍经筵。
赓歌直忆千年上,致主须归一德前。
谁道有虞非此日,明朝更理南风弦。
诗句释义与赏析
五云深处寸心悬,掖外垣西尺五天。
- 五云:古代传说中天上有五朵彩云环绕着帝王的宫殿。此处用“五云”比喻帝王居所之高远和神秘。
- 寸心悬:形容皇帝心中充满忧虑和责任重大,如同悬挂在心中的一块石头。
- 掖外垣西尺五天:掖外垣指皇宫的外围围墙;尺五天则形容城墙之高大,足以遮蔽太阳。这两句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皇帝居高临下,俯瞰天下的威严形象。
每见诸公调玉烛,也曾一日侍经筵。
- 诸公:泛指朝中的大臣或高级官员。
- 调玉烛:原指调节天文星象,这里比喻皇帝治理国家,调和各方关系。
- 侍经筵:经筵是古代皇帝讲学的地方,皇帝常在此向大臣们传授儒家经典。此句表明皇帝不仅关注国政,也关心文化教育,体现了其全面关怀国家和百姓的形象。
赓歌直忆千年上,致主须归一德前。
- 赓歌:继续歌唱的意思,这里指代歌颂、赞颂。
- 忆千年上:回忆起千年之前的历史,暗示皇帝有着深远的治世理念和历史责任感。
- 致主须归一德前:实现治国目标必须回到道德至上的原则。这反映了皇帝的政治哲学,强调以德行治国比单纯的权力更为重要和长久。
赏析与思考
这首诗展现了明代皇帝对国家的责任感和治理智慧。通过描绘皇帝居高临下的气势和对文化教育的关怀,传达了皇帝的理想形象。同时,通过“五云”、“掖外垣西尺天”等意象,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政治权力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此外,“赓歌”和“致主须归一德前”等句子,体现了作者对道德和政治理想的重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和政治要求。这种理想化的人物塑造,不仅是对皇帝个人品质的赞誉,也是对整个时代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映和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