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渎桥边逢故人,酒船邀我无何滨。
从前欲说风涛事,风涛风涛难重陈。
【注释】
金坛二尹:唐时,金陵为府城(今南京),其周围有县邑,故有“州郡”之称。金坛县在府城东南四十里,句容县在府城西南五十里。二尹:指李潜崖和九皋黄门。李潜崖即李德裕。九皋黄门:指沈渎桥边迎接作者的黄门郎沈约。黄门郎:官名,掌侍从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同游诸生:与作者一同游宴的学生们。
【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大中二年(公元848年)秋天。作者在金坛县任知县期间,因被排挤而辞官归乡。他与好友沈约、李德裕等在茅山相聚赋诗酬唱,并请同游诸生观赏。此诗为其中一首。
首联写与友人相会,并登高望远。沈约迎我于沈渎桥头,我乘船沿江而行至无何浦。
颔联是说:以前我曾想向沈约诉说我心中的忧虑。但如今面对汹涌澎湃的江水,却难以再提起那往事了。“欲说”,犹言“欲述”。《庄子·外物》:“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学屠龙乎?”郭象注:“言人不能尽其才。”《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载:“毛遂谓其友曰:‘今日举大事,愿挺身出’,众莫敢起。毛遂曰:‘公之所信者吾辈,吾乃今将取信焉’。”后以“毛遂自荐”比喻自己主动提出要求。
颈联是说:我想对您倾诉心中忧愤之事,但见江水滔滔,浪涛滚滚,无法再说出口了。“难重陈”,犹言“难以重提”。
尾联点题。诗人与朋友们相聚,共赏秋景,抒发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