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山一去浙东游,讲座寥寥对晚愁。
山石不知时节改,台前溪水自东流。
【解析】
题干要求“对这首诗进行赏析”,本诗是一首咏物抒情诗,诗人以石为题,借咏石抒发自己的感慨,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第一句,“觉山一去浙东游”,诗人由浙江东行,来到青山脚下的观青霞讲座石,他感叹自己离开故乡已经很久很久了。第二句,“讲座寥寥对晚愁”,“讲座”指的是讲座石上刻着的字迹。诗人登上讲座石,看到字迹稀少,不禁生发出一种惆怅之情。第三句,“山石不知时节改”,诗人登临观瞻,发现山石上的苔藓已经长满了。第四句,“台前溪水自东流”,诗人环视四周,发现台前的溪水正从东边流淌而去。这两句表达了对时序变迁、景物易变的慨叹。
【答案】
译文:离开了家乡到浙江东行,来到青山脚下的观青霞讲座石。在讲座石上看到字迹稀疏,不由得生出惆怅之意。山石上的苔藓已经长满了,时序变迁,景物易变。台前的溪水正从东边流淌而去。
赏析:
本诗以咏石为题,通过描写石上苔藓、水流等景物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时序变迁、景物易变的感慨。首联点明观青霞讲座石的缘由,即离开家乡东行而来。颔联运用对比手法,写诗人登临观瞻所见:讲座石上字迹稀疏,而台前溪水却依然向东流淌。颈联进一步写景:山石上的苔藓已经长满。尾联写观瞻所得感受:山石上的苔藓虽然生长,但时序已过,景物易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