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携壶上大科,天歌一曲宣天和。
浴沂六七惟童冠,孰与诸贤父老多。

【注释】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携壶:携带酒壶,即携带美酒。大科:即太行山的太行,又称大科峰。天歌一曲宣天和:天上飘动着云彩,好像天在唱歌。宣,传达。天和:天地之间的和谐。浴沂:游于水中。六七:指六七岁。童冠:童子,古代小孩头上戴的是布巾,所以称童子。孰与:不如。诸贤父老多:与那些贤德的长辈相比。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重阳节日登至大科(太行)之巅后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朝廷、社会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写登高所见之景:九月九日,作者带着酒壶登上太行山的高峰;天空中白云飘飘,好像天在唱歌。“宣”,传达的意思,用在这里,形容天高气爽,气氛轻松舒畅。“和”,和谐的意思,用在这里,形容天人合一的境界。“九日”即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民间有登高望远的习惯,以示敬老之意,这里指作者登临高山,以抒发胸臆。

第三句写登山所见之景:水边六七岁的儿童,头顶白布巾,身穿绿衣,正在戏水游泳,多么快乐自由啊!“惟童冠”,只有儿童戴帽子,这是说儿童没有成人的烦恼。“孰与”,与谁相比的意思,这里用反问的语气,强调儿童的快乐无拘无束。“诸贤父老多”,与那些贤德的长辈相比,儿童更显得纯真可爱。这里的“贤”字,既是对长辈的尊称,也是对儿童天真无邪的赞誉。

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感受:比起那些贤德的长辈,自己还不如他们。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诗人自己的感受与古人相联系,既表达了诗人对前辈的敬仰之情,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