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扁恢恢专使去,徵文蔼蔼两生来。
百年六月挥炎翰,人讶莲花火里开。
【注释】
四:代指董容山。
徵文蔼蔼:征文,指征召文书。蔼蔼,形容气氛温和、融洽。
炎翰:火把。
人讶莲花火里开:人,这里指作者。莲花,指莲藕,因为莲蓬是莲的生殖器官,故称莲蓬。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督学王敬去求董容山写《贞裕堂记》的事。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董容山应命而到的情景。“四”即指董容山,因为当时朝廷派来的官员多以“四”、“六”、“八”等数字为号,所以用“四”来代表董容山。“恢恢”,宽广的样子。“专使去”,指董容山受命前往京城,为朝廷办事去了。“徵文蔼蔼两生来”,意思是说,董容山到了京城以后,征召文书一到,两位贤士就赶来了。“徵文”,征召文书。“蔼蔼”,和煦的样子。“两生”,指两个年轻人。
诗的后两句描写了董容山挥笔疾书,创作《贞裕堂记》的情景。“百年六月”,指董容山在京城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六月”,泛指长久的时间。“炎翰”,火把。“挥炎翰”指挥动笔杆写作。“人讶莲花火里开”,意谓人们惊讶的是,在炎热的夏日里(莲花),荷花居然能在火把的照耀下开放。这是比喻董容山在酷暑中,不畏劳苦,秉笔直书,写出了千古流传的好文章。《贞裕堂记》,是董容山为贞裕堂所写的一篇记叙文。文中记述了贞裕堂的创建过程,歌颂了贞裕堂创始人及其子孙为社会所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