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亦人为,诸子早辨志。
持此忠信资,何远不可至。
尧舜称大圣,其道孝弟耳。
孝弟谁不然,鲜或见天理。
天理天所为,超然绝人伪。
夫谁能举之,聪明与睿智。
兹理何由臻,执事自敬始。
【注释】
诸生:指学生。告同志:对同志的告诫。
持此忠信资:持此忠诚与诚信作为资粮。
何远:多么遥远。
天理:自然的规律。超然:超越尘世,不为俗事所累。
兹:这里。
执事:对人的敬称,多用于书信中称呼别人。
自敬始:从自我尊重开始。
【译文】
圣人也和人一样,诸子早有分辨自己的志向。
只要持有忠诚与诚信作为资粮,哪里不能到达?
尧、舜号称大圣,他们的道就是孝弟而已。
孝弟谁不是如此呢,很少能够见到自然的道理。
自然的道理是上天所做的,超越世俗虚伪。
谁能推行这个道理,聪明与睿智就足够了。
这些道理怎么能臻于至善,只有自我尊重才能做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道德以及人生态度的一些观点。首先,他提出“圣人亦人为”,认为圣人也是人,因此他们也有普通人的情感和欲望,只是他们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将这些情感和欲望转化为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力量。这是对人性的一种积极看法。
他以尧帝和舜帝为例,强调了孝顺和友爱的重要性。他认为这些都是人类最基本的德行,也是达到高尚境界的关键。同时,他也指出,虽然孝顺和友爱是人类的本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这是因为人们往往受到私欲的驱使,而无法完全遵循这些本性。所以,要想真正实现这些美德,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修炼和实践,才能真正地达到这种境界。
他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无论一个人多么聪明和睿智,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欲望和情感,那么他的智慧和能力就没有办法得到真正的发挥。因此,要想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就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内在素质,包括道德修养、学识水平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成为一个真正的智者。
只有通过自我尊重才能臻于至善。这意味着,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才能逐渐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品质;也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和修正,才能真正地实现自我价值。因此,他鼓励同学们要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勇敢地追求真理和正义,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