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振奇羽,周游隘八区。
嗟彼抢榆翅,一枝徒自娱。
素啄秋江水,今将睨天池。
偶值云端树,况是千寻枝。
积风负大翼,殊量非小知。
语君九万程,君志定何如。

有鸟振奇羽,周游隘八区。嗟彼抢榆翅,一枝徒自娱。素啄秋江水,今将睨天池。
偶值云端树,况是千寻枝。积风负大翼,殊量非小知。语君九万程,君志定何如。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哲学家湛若水的作品《南京刘秋江至烟霞》。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增城人,明朝思想家、文学家。他年轻时师从陈献章,后成为明朝的官员和学者,官至礼、吏、兵三部尚书,以文简谥号传世。湛若水的诗文作品广泛涉及哲学、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其诗作常体现出深厚的哲理性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诗意与翻译:

第一联: “有鸟振奇羽,周游隘八区。” 描述了一只鸟儿振翅高飞,遨游于广阔的天空之中,象征着自由与探索的精神。“隘”在这里表示狭窄,暗示了鸟儿所到之处虽广但受限。

第二联: “嗟彼抢榆翅,一枝徒自娱。” 这里使用“抢榆翅”,比喻那些只顾个人享乐而不顾大局或他人感受的行为。“一枝”则强调个体的孤独与局限。

第三联: “素啄秋江水,今将睨天池。” 诗人通过描绘鸟儿在清澈的江水中觅食的场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虽然个体努力,但终究无法改变整体格局。

第四联: “偶值云端树,况是千寻枝。” 这一句中“云”和“千寻”都是形容高大、壮观的景象,象征着宏伟的目标或理想。同时,“况是”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景象的稀有性与珍贵性。

第五联: “积风负大翼,殊量非小知。” 这里的“积风”可能指的是不断积累的力量或经验,而“负大翼”则比喻拥有宏大的理想或抱负。“殊量非小知”表达了尽管拥有伟大的理想,但实现它的过程需要巨大的努力和认知。

第六联: “语君九万程,君志定何如。” 此句直接回应了诗人对于对方意志和志向的询问,用“九万程”来象征漫长而艰难的旅程,强调了实现目标所需的毅力和坚持。

分析与赏析: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旅途的深刻反思。通过对比鸟儿的自由与人类的限制,以及自然界的壮美与人生的挑战,诗歌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湛若水以其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观察力,为我们展现了一种更加开阔和深远的人生态度。

总结:

《南京刘秋江至烟霞》不仅是一篇充满美感的诗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社会的思考。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道路的沉思,这首诗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韧不拔的决心和乐观向上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