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崇至善,格物为实地。
格者意身心,是谓至其理。
如彼之国都,亲见乃知至。
平地说相轮,伯淳所以耻。
格之厥功何,知行并时诣。
终日及终身,惟此一大事。
何为齐治平,即前物理是。
万一本同原,体用元非二。
道丧千载馀,支离为简易。
谁能一扫之,敢以告吾子。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大学崇至善,格物为实地。

解析:

  • 大学:指《大学》,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讲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 崇至善:崇尚最高境界的善良,即追求至善。
  • 格物为实地:格,即探究、审视;物,指事物;实地,实际。意即通过深入探究事物的本源和本质,达到对事物真实、全面的理解。

2. 格者意身心,是谓至其理。

解析:

  • 格者意身心:格,即探究、审视;意,指意念、思维;身,指身体;心,指心灵。意身心,即通过思考、观察身体和心灵的变化,以达到对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的深刻洞察。
  • 是谓至其理:谓,即认为、看作;至,即到达极点;理,即道理、规律。意即通过深入剖析和理解意身心的变化,可以到达对事物内在规律的深刻认识。

3. 如彼之国都,亲见乃知至。

解析:

  • 如彼之国都:指那个国家的都城,比喻事物的核心或本质。
  • 亲见乃知至:亲,即亲自;见,指观察;至,即极致、最高境界。意即只有亲自观察和体验,才能真正认识到事物的极致和最高境界。

4. 平地说相轮,伯淳所以耻。

解析:

  • 平地:指平坦的地方;
  • 说相轮:指谈论或描述事情;
  • 伯淳所以耻:伯,指博学多才;淳,淳朴。意即博学的人会因为过于注重理论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这种态度是令人感到羞愧的。

5. 格之厥功何,知行并时诣。

解析:

  • 格之:指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
  • 厥功何:厥,指关键、重要;功,指成就、功绩;何,疑问词。意即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可以获得哪些重要的成就和经验?
  • 知行并时:知,指知识、智慧;行,指行动、实践。时,指时机、时代。意即知识与行动应该同时进行,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6. 终日及终身,惟此一大事。

解析:

  • 终日:指整天;
  • 及终身:及,及于;终身,指一生;
  • 此一大事:此处,特指上述的学习过程或方法。意即整个人生都应该致力于这一大事——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来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

7. 何为齐治平,即前物理是。

解析:

  • 何为:询问何为;
  • 齐治平:齐,指治理得当;治,指治理;平,指公正、公平;是,指正确的事情。意即如何实现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和稳定。
  • 即前物理是:即,就是;前,指之前;理,指道理、规律;是,指正确的行为或方式。意即将之前所学的知识和智慧应用于实践中,以实现国家的和谐与发展。

8. 万一本同原,体用元非二。

解析:

  • 万本:指万事万物的根本;
  • 同原:指相同的起源或根源;
  • 体用:指本体(本质)与作用(现象);元,根本、基础;非二,不是两个东西。意即万事万物都有共同的根源,其本质与现象并不是两种不同的存在。

9. 道丧千载馀,支离为简易。

解析:

  • 道丧:道,指道理、法则;丧,失去、丧失;馀,余下的部分。意即在长时间的历史过程中,一些原本合理的道理和法则逐渐被忽视或遗忘。
  • 支离:支,指分散、孤立;离,分离。意即这些道理和法则变得支离破碎,无法形成完整的体系。
  • 为简易:为,作动词用;简易,简单明了。意即原本复杂的规则和原理变得简单易理解。

10. 谁能一扫之,敢以告吾子。

解析:

  • 谁能一扫之:谁能,谁能够做到;一扫之,指彻底清除;之,代指前面提到的道丧和支离问题。意即有谁能够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 敢以告吾子:敢,表示勇气或自信;以,表目的或手段;告,告知;吾子,古代对人的敬称。意即敢于将我的发现告诉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