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东山高,东山有佳色。
匪爱东山色,中有幽人宅。
昔为谢公居,今下董子帏。
丈人日夕往,斑衣此儿戏。
郎今侍仙府,寿以金茎露。
丈人进一杯,我为一歌侑。
歌竟将若何,为祝东山寿。

【注释】

  1. 寿董中峰乃尊八十——祝董中峰(董姓人名)年高八十。
  2. 我爱东山高——我喜欢东山的山势高峻。
  3. 东山有佳色——东山景色优美。
  4. 匪爱东山色,中有幽人宅——我不仅欣赏东山的景色,而且还欣赏那里幽静的住所。
  5. 昔为谢公居,今下董子帏——过去是谢安居住的地方,现在下面搭起了董仲舒的帷帐。
  6. 丈人日夕往,斑衣此儿戏——老人早晚去看望,穿着斑衣的孩子在这里嬉戏玩耍。
  7. 郎今侍仙府,寿以金茎露——你现在侍奉在仙人府邸,寿庆就如金茎上的露水一样珍贵。
  8. 丈人进一杯,我为一歌侑——老人举杯,我为他唱一曲助兴。
  9. 歌竟将若何,为祝东山寿——歌声结束之后,你想说些什么来祝愿东山长寿呢?

【赏析】
这是一首祝寿诗,表达了诗人对东山美景和友人董中峰的深厚情感。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山水气息和个人情感。

诗歌开篇“寿董中峰乃尊八十”,直接点明了主题,即祝寿。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东山的美丽景色,引出了自己对东山的喜爱之情。他不仅赞美了东山的山势高峻,还提到了那里的幽静住所和美丽景色。这种对东山的赞美,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自己情感的一种表达。

“昔为谢公居,今下董子帏”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这里提到的谢公,指的是南朝宋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谢安;而董子则是指汉代的著名学者董仲舒。诗人通过对比两人的住处,表达了自己对友人董中峰深厚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他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像两位古代智者一样,拥有崇高的地位和卓越的才华。

“丈人日夕往,斑衣此儿戏”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的生活场景。这里提到的“斑衣”是一种古代服饰,象征着简朴、朴素的生活。诗人通过这句描写,传达出他对友人生活的关心和理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友人的一种调侃和亲近感。

“郎今侍仙府,寿以金茎露”两句,诗人再次强调了友人的尊贵地位和美好未来。这里提到的“仙府”是指仙境一般的地方,象征着极高的地位和荣耀。而“金茎露”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珍贵之物,象征着财富和吉祥。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他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丈人进一杯,我为一歌侑”一句,诗人以歌唱的形式,为友人的寿庆增添了一份欢乐的气氛。这里的“歌”可以理解为歌唱、祝寿的歌曲。而“侑”则是古代宴会中的一种礼节,意为敬酒、助兴。诗人通过这句描写,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其寿庆的重视程度。

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董中峰的深深祝福和敬意。同时,它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之间的友谊和相互尊重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