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师群伦表,朗豁夙天人。
骥驹已超类,岐嶷与岳嶟。
蔼蔼文苑秀,皇皇秉丝纶。
垂翅权奸际,云雷见居屯。
藏纳似梁公,龙蛇十六春。
贤者固叵测,终复唐乾坤。
我师富才力,张弛在北辰。
浊河上滔天,清济中不浑。
先皇幸南北,留后报主身。
时与三二公,内外协同寅。
旄头出东南,帷幄坐清尘。
深忧在心腹,岂但宁与彬。
城社杀狐鼠,事势岂易论。
及乎抱弓泣,危疑难重陈。
寅夜定大策,翊运扶紫宸。
圣人御皇极,正诏下高旻。
积弊一旦革,大礼无前因。
众论正嚣嚣,国狗亦狺狺。
处人骨肉间,两宫恩义均。
自非中理解,谁能定逡巡。
天子曰劳止,策勋命谆谆。
三让不拜封,世禄控亦频。
天子自仁孝,手敕加私亲。
从容对数语,封纳了不嗔。
自馀一召对,侃侃复訚訚。
帝亦为之慰,格君可渐臻。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和内容。这首诗共八句,每句由四个字组成,遵循了传统诗歌的对仗规则。诗中主要使用了象征手法,通过描述自然界的景象或历史事件,隐喻地表达了某种情感或思想。

我们对诗句进行逐句解读:

  1. 少师群伦表 - “少师”是古代一种官位,通常指太子的老师,“群伦表”则暗示着其地位显赫,如同众星捧月。这里用来形容杨石翁少师的地位和影响力。
  2. 朗豁夙天人 - “朗豁”意味着光明磊落,“夙天人”则表示他的才华和道德超越了常人。这句话赞美了杨石翁在品德和才华上的优秀。
  3. 骥驹已超类 - “骥驹”指的是良马,“超类”则表示超过了同类,比喻某人的才能或品德远超过一般人。这是对杨石翁才德的高度赞扬。
  4. 岐嶷与岳嶟 - “岐嶷”指的是高峻的山峰,“岳嶟”则是形容山峰高大挺拔。这里用来比喻杨石翁的气度和志向。
  5. 蔼蔼文苑秀 - “蔼蔼”是形容气氛、景色等宜人的样子,“文苑秀”则是指文人学士聚集的地方风景美丽。这里赞美了杨石翁所处的学术环境。
  6. 皇皇秉丝纶 - “皇皇”意为繁忙、勤勉,“秉丝纶”则是指执掌文书、处理国家大事。这句话赞美了杨石翁勤勉工作、为国家治理付出的努力。
  7. 垂翅权奸际 - “垂翅”意味着将要飞起,“权奸”则是指那些玩弄权术的小人。这里批评了那些在关键时刻出卖原则、谋取私利的人。
  8. 藏纳似梁公 - “藏纳”即保存、积累,“梁公”是唐代名臣裴度,曾任宰相。这里比喻杨石翁具有深厚的政治智慧和能力。
  9. 贤者固叵测 - “贤者”指有才能的人,“叵测”意为难以预测。这句话强调了杨石翁的才能和智慧是难以估量的。
  10. 终复唐乾坤 - “终复”表示最终能够恢复,“唐乾坤”则是指唐朝的天下。这句话表达了对杨石翁未来能够重振大唐的期待和信心。
  11. 我师富才力 - “我师”是对某人的敬称,“富才力”则是指拥有丰富的才能和力量。这句话称赞了杨石翁具备杰出的才能。
  12. 张弛在北辰 - “张弛”意味着松紧有度,“北辰”是指北斗七星,古人认为北斗星可以指引方向。这句话赞美了杨石翁处事不惊、从容应对的能力。
  13. 浊河上滔天 - “浊河”指黄河,“滔天”则形容水流湍急,波涛汹涌。这里比喻国事艰难,形势复杂。
  14. 清济中不浑 - “清济”指清澈的水,“不浑”则表示清澈透明。这里比喻政治清明,没有贪污腐败的现象。
  15. 先皇幸南北 - “先皇”指先帝或先王,“幸南北”则表示皇帝巡游四方。这里暗示了皇帝对国家治理的重视和关注。
  16. 留后报主身 - “留后”是指留守后方,“报主”即回报君恩。这句话表达了杨石翁忠诚于国家,愿意为国家效力的决心。
  17. 时与三二公 - “时与”表示时常与之,“三二公”则是指朝廷中的三位大臣。这句话表达了杨石翁经常与朝中重臣交往、交流思想的情况。
  18. 内外协同寅 - “内外”指朝廷内外,“协同寅”则是指协调一致、共同努力。这句话强调了朝廷内外官员共同为国家治理贡献力量的重要性。
  19. 旄头出东南 - “旄头”是古代迷信认为的一种凶兆,“东南”则表示方位。这里的“旄头出东南”可能暗指某个不利的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征兆。
  20. 帷幄坐清尘 - “帷幄”指军帐,“清尘”则表示尘土被扫去,尘埃落定。这句话表达了杨石翁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冷静应对、化解危机的能力。
  21. 深忧在心腹 - “心腹”是比喻国家的根基或核心问题所在。这里的“深忧”可能指的是国家面临的重大危机或难题,而“在心腹”则强调了这些问题的核心性和紧迫性。
  22. 岂但宁与彬 - “宁与彬”是指与某人保持和谐关系或避免冲突,“岂但”则表示不仅仅如此。这里的“岂但宁与彬”可能是在强调除了保持和谐之外,还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解决问题。
  23. 城社杀狐鼠 - “城社”指的是城市或村落,“杀狐鼠”则是指清除害虫或消除隐患。这句话可能暗示了在某个领域或地方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需要被清理或整顿。
  24. 事势岂易论 - “事势”指局势或形势,“岂易论”则表示难以轻易论断或判断。这里的“事势岂易论”可能是在强调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对于局势或形势的判断往往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或困难。
  25. 及乎抱弓泣 - “及乎”表示到了某个时刻,“抱弓泣”则是指抱着弓箭哭泣。这里的“及乎抱弓泣”可能是在表达在面对某种困境或挑战时,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感到悲痛或失落。
  26. 危疑难重陈 - “危难”指面临危险或困难,“重陈”则表示再次陈述或提出。这里的“危疑难重陈”可能是在强调在面对危险或困难时,人们需要反复思考并勇敢地面对挑战。
  27. 寅夜定大策 - “寅夜”指深夜或凌晨,“定大策”则是指制定重要的战略或决策。这里的“寅夜定大策”可能是在表达在深夜或凌晨时分,有人能够果断地做出重要决策并采取行动。
  28. 翊运扶紫宸 - “翊运”指辅助天命或帝王的权威,“扶紫宸”则是指扶持帝王的宫殿或居所。这里的“翊运扶紫宸”可能是在强调有人能够辅助帝王,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29. 圣人御皇极 - “圣人”指具有高尚品德和智慧的人,“御皇极”则是指掌握帝王的权力或统治地位。这里的“圣人御皇极”可能是在表达有人能够以高尚的品质和智慧来驾驭国家的局势和方向。
  30. 正诏下高旻 - “正诏”指正确的诏令或指示,“下高旻”则是指传达到高处或远处。这里的“正诏下高旻”可能是在表达有人能够传达正确的信息和指导给远方的人们或机构。
  31. 积弊一旦革 - “积弊”指长期存在的弊端或问题,“一旦革”则是指突然改变或废除。这里的“积弊一旦革”可能是在强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人们成功地克服了长期存在的问题或弊端。
  32. 大礼无前因 - “大礼”可能指的是重大的礼制或礼节,“无前因”则是指没有预先的原因或条件。这里的“大礼无前因”可能是在表达某种重大的礼节或仪式是在没有任何预先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
  33. 众论正嚣嚣 - 这句话描述了当时社会上关于某些问题的各种意见和议论非常活跃和激烈。
  34. 国狗亦狺狺 - 这句话描绘了某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四处活动、挑拨离间的行为。
  35. 处人骨肉间 - 这可能指的是身处权力中心或高层领导之间,既受到宠爱也面临压力的情况。
  36. 自非中理解 - 这可能指的是只有那些具有深刻理解和洞察力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或背后的动机。
  37. 谁能定逡巡 - 这句话表达了对于那些犹豫不决、难以决断的人来说,很难做出明智的决定。
  38. 天子曰劳止 - 这可能是指皇帝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劳累或烦恼。
  39. 策勋命谆谆 - 这是皇帝对有功之人的表彰和奖励,体现了皇帝对有功之人的重视和尊重。
  40. 三让不拜封 - 这描述了一些人为了谦虚或谦逊而拒绝接受荣誉或职位的情况。
  41. 世禄控亦频 - 这可能是指有些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利益而不断地施加影响或进行阻挠。
  42. 天子自仁孝 - 这可能是表达了皇帝本人也具有仁慈和孝顺的品质,从而赢得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
  43. 手敕加私亲 - 这可能是指皇帝亲自下达的私人命令或指示,体现了皇帝对某些个人的特殊关照或照顾。
  44. 容纳在丹墀 - 这可能指的是皇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