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寸草心,荡荡三春德。
亲恩比昊天,昊天元罔极。
罔极何所思,目击双坟白。
双坟不可见,游子沅湘客。
泪下斑竹枝,染泪图坟色。
于以寓孝思,孝思本无迹。
体魄归黄壤,神理陟玄寂。
潜思无不通,见之在恭默。
这首诗的主题是“思亲”和“孝道”。下面逐句解释:
“悠悠寸草心,荡荡三春德。” —— 这里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孝心如同春天的草木一样,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
“亲恩比昊天,昊天元罔极。” —— 表示父母之恩如天高,无以复加。
“罔极何所思,目击双坟白。” —— 表达的是看到父母的坟墓时,心中涌起无尽的思念。
“双坟不可见,游子沅湘客。” —— 虽然无法直接见到父母的坟墓,但作为游子在外,仍然心怀思念。
“泪下斑竹枝,染泪图坟色。” —— 用泪水染红的竹枝,象征着对父母的哀思。
“于以寓孝思,孝思本无迹。” —— 表达的是孝道不需要刻意表现,其本质是内在的。
“体魄归黄壤,神理陟玄寂。” —— 表示父母的肉体已经归入黄土,而他们的精神和道理则超越了世俗。
“潜思无不通,见之在恭默。” ——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想到父母,内心都会感到敬意和沉默。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深深怀念和尊敬之情。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将孝道和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