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忝司成席,亦作南雍游。
壁水汇门清,钟山翠空浮。
观光多英才,函丈交问酬。
昔如鱼泳渊,今如鹰上鞲。
君今往持铎,声闻超前修。
为问弦歌地,钟鼓今存不。
【解析】
1.“司成”是官名,即司成之学,掌管教育。这里指的是张子阳。“南雍”是古代的一种地方学校。“游历”指游览,游览学习。此句意在写张子阳的学识渊博,游历四方,为国培养人才。“壁水汇门清”,以“壁水汇门清”来比喻张子阳的学问深不可测,如清流汇聚到门前一样。“钟山翠空浮”用“翠空浮”来形容钟山的苍翠之色,如同山中云雾一般,给人以虚无缥缈的感觉。“观光多英才”,此处“观光”意为观瞻、观赏之意,与“游历”相对应,意指张子阳游历四方,观瞻各地才俊之士。“函丈交问酬”中的“函丈”是指书信往来,“交问酬”意指书信往来之间互相询问、酬答。“函丈交问酬”意谓书信往来,互相询问、酬答。“昔如鱼泳渊,今如鹰上鞲”,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昔日像鱼在深潭中游动,现在则如鹰在高空翱翔。这两句诗人以“鱼游渊”“鹰上鞲”作比喻,形象描绘出两种人不同的境遇。前者处境艰难,而后者却能展翅高飞。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张子阳的敬仰之情,也暗含着诗人自己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希望像张子阳气宇轩昂地在官场上大展宏图的愿望。“君今往持铎”,铎是一种古代乐器,这里借指张子阳。铎声响亮,象征着张子阳将所教之地的学子教导得有声有色,名声远播。“声闻超前修”,这是说张子阳名声远播,他的学说和品德将会被后人传扬光大。“为问弦歌地,钟鼓今存不”,这是说张子阳曾经教书的地方,是否还在呢?这一句诗人设问,表达了他对张子阳离开后的思念之情。
2.译文:
从前我忝列司成席,也曾到南雍游玩。
壁水流经大门清静,钟山翠色笼罩天空。
你观光时众多英才齐聚,书信往返交流切磋。
昔日如鱼在水中游动,如今像鹰在空中飞翔。
你如今前往南雍执掌教鞭,名声会超越前辈贤者。
请问那琴瑟歌吟之地,钟鼓之声是否依然存在。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赠予其友人张子阳的一首诗。张子阳是唐玄宗开元年间进士及第后任南岳(衡山)丞的著名文学家。《旧唐书·张九龄传》载:“开元初,累迁左拾遗,转监察御史,拜右补阙,迁中书舍人。”《新唐书》卷一四六载:“张子阳少与王维、弟缙齐名,皆擅诗名。……天宝初,授太子中允,坐与李林甫有隙,贬南浦令,徙封容城县侯。”从诗中“昔忝司成席,亦作南雍游”等句看,张子阳此时已经离京外任。诗的前四句写诗人与张子阳相识相交之由,以及张子阳的学识才华;第五六句写张子阳游历四方、教化后进、广结士友的事迹;第七八句写张子阳此次南行的目的和前程远大;第九十句写诗人对张子阳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平易流畅,风格清新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