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大古难容,斯言得无徵。
子家子叔子,不免涪州行。
而子金闺彦,讲幄侍传经。
一朝丧其朋,同义争死生。
落官万里去,孤雁渺天青。
风波蹈岭海,时复立怔营。
踟蹰望北斗,趍视南极星。
瞻依石翁像,驻楫五羊城。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是“逐句”还是“赏析”,再根据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作答。本题考查“赏析”。

首联:道大古难容,斯言得无徵(《左传•昭公四年》);子家子叔子(春秋时鲁国三桓之一),不免涪州行(唐时岭南地区)。

第二联:而子金闺彦,讲幄侍传经(唐时翰林院学士为“金闺彦”;讲幄指翰林学士讲学的地方,即“紫微垣”),一朝丧其朋(同“朋”),同义争死生(《论语•宪问》:“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乎?吾之于人也,恶得已?”);落官万里去,孤雁渺天青(落官指罢官,落官万里去,即被贬谪到万里之外)。

第三联:风波蹈岭海,时复立怔营(时复即时常,立怔营即在困境之中徘徊不前);踟蹰望北斗,趍视南极星(踟蹰指踌躇,趍视指远望,北斗、南箕二宿,古人认为可以导航,故称)

第四联:瞻依石翁像,驻楫五羊城(驻楫五羊城,即停舟在羊城之下,五羊城即广州)。

【答案】

送程舜敷内翰左迁岭南

斯言得无徵(《左传•昭公四年》)。子家子叔子(春秋时鲁国三桓之一),不免涪州行(唐时岭南地区)。而子金闺彦(唐时翰林院学士为“金闺彦”),讲幄侍传经(唐时翰林院学士讲学的地方,即“紫微垣”)。一朝丧其朋(同“朋”),同义争死生(《论语•宪问》:“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乎?吾之于人也,恶得已?”)。落官万里去,孤雁渺天青。风波蹈岭海,时复立怔营。踟蹰望北斗,趍视南极星。瞻依石翁像,驻楫五羊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