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公赠公上考功,我来后公颂公功。
赠公颂公似不异,彼功此功元不同。
会计勤劳国计外,爱公真朴回浇风。
近来士风愁倒澜,谁立砥柱中流中。
安得如公千万辈,遍化天下为淳庞。
【注释】
- 顾:回头看。新山:即新安山,在今安徽歙县。
- 司徒考绩:指新安县令李德裕考察官吏政绩。
- 上考功:指新安郡的长官李德裕。
- “我来”四句:意谓我来到新安后,称赞你的功绩。
- 赠(zèng)公:赠送官印。颂公:赞扬公。
- 似不异:好像没有什么不同。
- 元:同“原”。
- 会计:管帐、算账。
- 国计外:国家财政之外的其他事务。
- 爱公真朴:爱护公,质朴。回浇风:指消除浇薄之风。
- 中流:中间,正道。砥柱:比喻坚定的人或事物。
- 淳庞:淳厚朴实。
【赏析】
这是一篇歌咏李德裕的诗,是作者于长庆年间(公元821年~824年)为李德裕所作。李德裕曾任宰相,因反对宦官专权,贬谪崖州,又被召回京任淮南节度使,后入朝为相,封卫国公。此诗首章写自己对李德裕的赞赏和称颂;次章写李德裕的政绩与为人;三章写自己的感慨和希望;末章写李德裕的崇高地位和历史功绩,并表达了对他的敬慕之情。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是诗人对新安令李德裕的赞美,实际上是借对李德裕的赞美来表达自己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忧虑。全诗分三层。开头四句,点明主题,说“群公赠公上考功”,我来到新安后,又称赞了你的政绩。“赠公颂公似不异”,你给我赠送官印,我赞扬你的政绩,好像没什么不同。但“彼功此功元不同”,实际上两者有很大的差别。下面八句主要写你“会计勤劳国计外,爱公真朴回浇风”,而我却对此感到忧心忡忡。“近来士风愁倒澜”,最近社会上的风气却越来越坏,“谁立砥柱中流中”,有谁能像你这样坚守原则,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结尾六句是诗人的希望,希望天下能有像你一样的人,使社会风气变得纯朴敦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