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关天所裁,白云从天来。
一水暗入城,群山为之回。
天池宜泛舟,大风无怒涛。
因动五湖恩,吾岂鸱夷俦。
急桨花在后,缓桨花无有。
忘情缓急间,不觉花在手。
寄语同舟人,一任操陀叟。
【注释】
同道林诸贤天关泛舟 :同游于天门关附近的水路。
天关天所裁,白云从天来:天门山是神仙所居,所以云从天而来。
一水暗入城,群山为之回:一条江流在山下蜿蜒曲折,两岸的山影倒映江水中。
天池宜泛舟,大风无怒涛:这里说的可能是天门山风景区内的天门洞。
因动五湖恩,吾岂鸱夷俦:因为受到大水的恩惠,我怎敢和鸱夷子比肩呢?鸱夷子指商朝末年的一个渔夫,他随伊尹出走后,曾乘船进入大泽,自号为鸱夷子,传说中他的智慧与能力都超过了普通人。
忘情缓急间,不觉花在手:忘记了一切烦恼,不知不觉中,手中已把玩着花儿。
寄语同舟人,一任操陀叟:告诉你们这些同行的人,任凭他们怎样操作舵柄吧!这里的“操”是指操纵船只。
【赏析】
此诗作于唐代诗人李白游览天门山时。天门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武当山东南麓的天龙山,相传为古天门关,有“小三峡”之称。李白曾游历其间。这首诗就是他在游山时即兴创作的。
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四句一组。第一、二、六、七句各组之间押韵。第一句中的“裁”与第二句的“来”押韵;第三句中的“为”与第四句的“回”押韵;第六句中的“恩”与第七句中的“有”押韵。
首句“同道林诸贤天关泛舟”,点明游山的对象和目的,表明自己和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正在一同游览天门山。“道林”,即道家山林,泛指山水名胜之地。“诸贤”,指同游之人。“天关”,“天门”。泛舟,泛游。
第二句“天关天所裁”,“裁”即制伏、裁断之意,这里指造物主对山川河流的安排。“白云从天来”,是说山高水远,云雾迷蒙,仿佛白云是从天上飞下来的。
第三句“一水暗入城”,“一水”指的是天门河。“城”,指山脚下的城池。这句是说天门河水从远处的山峰间缓缓流来,似乎将一座座山峰都淹没了,然后才潜入山脚下的城池之中。
第四句“群山为之回”,这是写天门山的特点。“回”,环绕、回旋。这句意思是说,天门山上的群山好像都听从了天门河水的命令,纷纷向四周环绕、回旋。
第五句:“天池宜泛舟,大风无怒涛。”这两句说的是天门山中的一处景点——天柱峰。“天池”指天门山上的天门洞。“宜”,适宜、合适。“大风无怒涛”,是说在大风天气下,水面也不会激起巨浪。
第六句:“因动五湖恩,吾岂鸱夷俦。”“五湖”指太湖。“鸱夷”,指越国的范蠡。《史记·货殖列传》说范蠡帮助勾践灭掉吴国之后,改名换姓,到齐国经商,成为巨富。后人因此称他为陶朱公或鸱夷子皮,后来还被尊称为“太公望”。
第七句:“急桨花在后,缓桨花无有。”这两句写的是船上的情景。“桨”,指划船用的桨。“急”和“缓”形容船行快慢的不同速度。“花”比喻船桨。“在后”指快速行驶。“无有”指缓慢行驶。
最后两句:“忘情缓急间,不觉花在手。”“缓急”指船行快慢的情况。这两句的意思是,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忘却了世俗的烦忧,不知不觉地将船桨玩弄在手中。
此诗描写天门山景色优美,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感及超脱世俗、逍遥自在的心境。诗风豪迈洒脱、清新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