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阳子居,人将与争席。
何如睢盱子,十浆已馈食。
吾道率旷野,孰谓天地窄。
蹈海谁予从,南山有故宅。

注释:

漫兴:随意写诗。

阳子居:战国时宋国人,与孔子相友善。

争席:争夺座位。

十浆:十个酒杯。

吾道:指孔子之道。

率:大。

孰:谁。

蹈海:跳入大海。

从:跟。

南山:指终南山。

故宅:旧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隐居终南山所作,抒发了他对世俗的淡漠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世有阳子居,人将与争席”,意思是世上有位叫阳子的贤人,有人想要与他争夺高座。诗人用“争席”这一典故,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追求并不认同,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次句“何如睢盱子,十浆已馈食”,意思是说,不如那些目光短浅、只知道吃喝的人。这里诗人用“睢盱子”指那些只关注眼前利益,不思进取的人,而“十浆已馈食”则是形容他们的奢侈浪费。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显出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

第三句“吾道率旷野,孰谓天地窄”,意思是说,我的道是广阔的,哪有什么狭隘的空间?这里的“旷野”指的是广阔无垠的大自然,而“孰谓天地窄”则是表达出诗人对于天地的无限宽广的认识和感慨。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对于宇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第四句“蹈海谁予从,南山有故宅”,意思是说,我到哪里去追随你呢?还有终南山上的旧宅可归。这里诗人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他对于世俗名利的淡薄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世俗名利的对比,展现了他对于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所表现出的豁达和坚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