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与角黍,天下吊屈原。
不知自沉后,能使君心悛。
徒以扬之过,离骚为世传。
宣圣昔去鲁,微罪兆其端。
贵戚不易位,龙蛇洞庭渊。
老死需追召,仁义为两全。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怀古三叹吊屈原
  • 这句表达了对古人屈原的怀念和哀叹。屈原,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因被排挤而自沉于汨罗江,留下了“离骚”等作品。
  1. 龙舟与角黍
  • “龙舟”通常指的是端午节赛龙舟的活动,而“角黍”则是指粽子,这两者都是传统节日中的象征性食物。这里可能暗示着纪念屈原的节日活动,以及人们对于屈原的追忆之情。
  1. 天下吊屈原
  • 这句话表达了全国上下对屈原的哀悼和支持。屈原的忠诚与才华让他受到了广泛的尊敬和同情。
  1. 不知自沉后,能使君心悛
  • “自沉”是屈原的悲剧行为,他选择在看到国家的腐败和自己的无力改变后,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这里的“君心悛”可能指的是君主(或读者)的内心有所觉醒或改变。
  1. 徒以扬之过,离骚为世传
  • “扬”在这里可能指屈原的政敌或批评者,而“离骚”则是屈原最著名的作品,流传至今影响了无数人。
  1. 宣圣昔去鲁,微罪兆其端
  • “宣圣”指的是孔子,“去鲁”可能表示孔子曾经到访鲁国,而“微罪”可能指的是孔子的一些小错或是误解。这句话可能在说孔子的一生虽然有争议,但他的智慧和道德影响深远。
  1. 贵戚不易位,龙蛇洞庭渊
  • 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权力斗争和政治斗争中的复杂性和危险。“龙蛇”可能象征着权臣或政治势力,而“洞庭渊”则可能意味着深不可测的政治环境。
  1. 老死需追召,仁义为两全
  • 这是对屈原的一种赞扬,他认为屈原虽然年老力衰但仍坚持理想,即使面对死亡也不放弃追求正义和道德。这种坚持被认为是值得称赞的。

译文:
龙舟与角黍,天下吊屈原。
不知自沉后,能使君心悛。
徒以扬之过,离骚为世传。
宣圣昔去鲁,微罪兆其端。
贵戚不易位,龙蛇洞庭渊。
老死需追召,仁义为两全。

这首诗通过对屈原的描述,展现了他对祖国的深情、对社会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的执着。通过这种方式,诗传达了对屈原的敬仰和对历史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