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韩当日欲全收,万里辞家报国仇。
捧诏但思期灭贼,出边宁想及封侯。
挥戈汶上三回捷,借箸关门两度秋。
落魄归来馀一剑,壮怀今喜为君酬。
无题
三韩当日欲全收,万里辞家报国仇。
捧诏但思期灭贼,出边宁想及封侯。
挥戈汶上三回捷,借箸关门两度秋。
落魄归来馀一剑,壮怀今喜为君酬。
注释:
- 三韩:指古代朝鲜半岛上的三国时代(高句丽、百济、新罗)。
- 全收:完整地占有。
- 万里:形容距离非常遥远。
- 报国仇:报仇雪恨。
- 奉诏:接受朝廷的命令。
- 期灭贼:期望消灭敌人。
- 出边:到边疆去。
- 宁:怎么。
- 挥戈:舞动兵器。
- 汶上: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是古汶河的上游。
- 两度秋:两次秋天。
- 落魄归来:形容失意后回来。
- 壮怀:豪迈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以及他渴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心情。
首联“三韩当日欲全收,万里辞家报国仇。”描述了诗人想要收复三韩的决心和决心为国家复仇的决心。”三韩”是指朝鲜半岛上的三国时代(高句丽、百济、新罗),”全收”表示彻底收复。”万里辞家报国仇”则表示诗人为了国家的仇恨而离家远行。
颔联“捧诏但思期灭贼,出边宁想及封侯。”表达了诗人接到诏书后,只想消灭敌人,而不是考虑个人功名利禄的想法。这里的”灭贼”和”封侯”都是古代中国文人的理想,”期灭贼”则是希望早日消灭敌人,”宁想及封侯”则是不希望只追求个人的功名。
颈联“挥戈汶上三回捷,借箸关门两度秋。”描绘了诗人在战场上的胜利和成功。这里的”挥戈”和”挥兵”都有战斗的意思,”三回捷”表示三次都取得了胜利,”两度秋”则表示两次秋天的战争都取得了胜利。
尾联“落魄归来馀一剑,壮怀今喜为君酬。”表达了诗人虽然经历了失败,但是仍然有勇气和决心为国家付出。这里的”落魄归来”表示诗人曾经失败过,但是现在又回来了;”馀一剑”则表示他的剑还留在手中,表示他仍然有力量和勇气为国家付出。”壮怀今喜为君酬”则是说他现在有了为国家付出的愿望和决心。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行动,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以及他愿意为国家付出的决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