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到龙华寺,归卧山僧旧草亭。
笑予漂泊西南久,消得楞严几卷经。

龙华寺旧谭道处也归来不觉洵然辄成四绝情见于辞时自都匀环归,十年不到龙华寺,归卧山僧旧草亭。笑予漂泊西南久,消得楞严几卷经。

诗句解读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十年不到龙华寺,归卧山僧旧草亭。”表达了诗人对龙华寺的深厚情感以及在山中静坐的宁静与自在。龙华寺是诗人曾游历过的地方,也是诗人精神寄托之所在。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一个过客的身份,而是以一种更加内省和沉思的方式与这个场所产生了深深的联系。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更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思和超越。

接下来的两句 “笑予漂泊西南久,消得楞严几卷经。”则揭示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和生活态度。这两句诗中的“笑予”可以理解为自嘲,意味着诗人对自己的漂泊生涯持一种轻松甚至带有些许玩笑的态度。而“消磨”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利用时间或资源去学习或修行,以期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这里的“楞严”指的是佛教中的一部重要经典,通过提及这部经书,诗人可能在暗示自己正在寻求精神上的指引和提升。

译文对照

十年未曾踏足龙华寺,如今归卧于山僧的旧草亭中。嘲笑我长时间以来的四处奔波,如今终于找到了心灵的安宁。
笑我自己多年来漂泊不定,现在终于有机会深入研读《楞严经》这样的佛学经典。

注释解析

  1. 龙华寺:位于中国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为明代建筑风格,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2. 草亭:古代僧人常在山林间搭建简易的居所,这里指代的是诗人在寺庙中休息的小屋。
  3. 楞严经:佛教经典之一,内容涉及佛教哲学、伦理道德及修行方法等众多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4. 西南:这里指代诗人过去的居住地或者他长期旅行的区域,暗示了他长期以来的生活状态及其对自由漂泊生活的认同。
  5. 消得:意为能够承受、值得追求,此处表明诗人愿意投身于学习和修行之中,以求精神上的升华。

赏析

本诗展现了一个旅人在历经多年漂泊后,终得以在古寺中寻得片刻安宁的心路历程。从“十年不到龙华寺”到“归卧山僧旧草亭”,再到“笑予漂泊西南久,消得楞严几卷经”,诗人通过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以及对现状的接受,最终达到了一种内心的平和与自我认知的提升。

首句中的“十年不到龙华寺”不仅是对时间的记录,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对于过去的某些时刻的回忆和怀念。诗人在寺庙中找到了一个可以暂时忘却外界纷扰的安身处,这种体验反映出他对生活节奏的调整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第二句中的“笑予漂泊西南久”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面对自己漂泊生涯的态度。虽然过程中充满了挑战和不易,但诗人选择以幽默的心态来面对这一切,显示出其乐观和智慧。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内心变化的直接体现。由最初的漂泊到最终的安定,诗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思考和实践之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体悟。

我们看到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从漂泊不定到找到心灵的港湾,这是一个从外在行动到内在修养的升华过程。它不仅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哲理的一次深刻反思,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修行以及自我实现的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