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钦邓宗伯,高斋绝轮鞅。
贫难供菽水,潜身卧草莽。
一朝膺特命,贤关振韶响。
簉迹夔龙间,游心羲皇上。
学问窥天人,玄珠得象罔。
念予性孤贞,高轩时来往。
拟卧西山曲,疑义共欣赏。
予本澹荡者,一见心惝恍。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唐玄宗天宝年间,任左拾遗期间所作,共四首。前四首为第一组,后一首为第二组。

第一组诗写贫贱之交,抒发了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和对朝廷的不满,表现了诗人耿直不阿的品格。第二组诗写隐居山林,寄情山水,表达出对名利的淡薄,以及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理想。

“雪中偶吟四首”,这是第一组诗的第一首,也是全组诗的总纲。诗人在大雪纷飞之中偶然吟咏,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

“我钦邓宗伯”以下五句,写诗人在大雪中偶吟时,想到邓宗伯的高才远略,他虽在高斋独居,却毫不受轮鞅之苦。“贫难供菽水,潜身卧草莽”一句,既点出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又写出了诗人自己的处境和心情。

“一朝膺特命”以下六句,写诗人因被皇帝赏识而获得升迁的机会。“贤关振韶响”,用《论语》中孔子称赞子贡的话,表示自己受到皇帝的重用。“簉迹夔龙间”,“簉”,同“缀”,指佩玉。夔、龙,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帝王。“游心羲皇上”,“游心”,意即思想超脱于尘世之外,像羲和那样遨游太空。这两句说:自己虽身处草野,但思想却超然物外;自己虽与圣贤为伍,但志趣却高远。

“学问窥天人”以下六句,诗人进一步抒写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玄珠得象罔”,语出《庄子·天地篇》,原意谓圣人以无形之形,无象之象,治理国家。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清静无为的环境,来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念予性孤贞”,诗人自比孤臣孽子,表示自己性格坚贞。“高轩时来往”,意思是说:虽然自己处在高位,但并不因此而骄傲或忘乎所以。“拟卧西山曲”,“拟”,打算;“卧西山曲”,即隐居之意。诗人说自己打算在西山隐居下去。

“疑义共欣赏”,诗人在隐居期间,与友人一起品茗论道,共同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最后两句:“予本澹荡者,一见心惝恍”,诗人说自己本来就是一个性情潇洒的人,但当看到朝廷中的权贵们一个个争名夺利、勾心斗角时,就不免感到怅惘不安。

第二组诗是第二首至第四首。

“拟卧西山曲”以上四首,写诗人的隐居生活。诗人在山中与友人饮酒作乐,过着闲适的生活。“拟卧西山曲”,表示自己打算在深山中安家;“疑义共欣赏”,意思是说:在隐居中,可以共同欣赏大自然的美妙风光。

“予本澹荡者”以下四首,写诗人对仕途的看法。诗人认为,既然朝廷中充满了虚伪奸诈之人,那么自己就不必去争名夺利;既然官场上尔虞我诈,那么自己就不必去做官。因此,诗人决定离开官场,过一种隐遁的生活。

“拟卧西山曲”以下四首,写诗人在隐居中与友人交往的情景。在山中与朋友们一起谈古论今,畅饮欢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诗人还常常到山上采药炼丹,以求长生不老。

“念予性孤贞”,诗人在山中与友人一起饮酒作诗,互相勉励,表示自己仍保持着高尚的品质。“高轩时来往”,诗人还常与友人一起出游访友。

“拟卧西山曲”以下四首,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在山中与朋友们在一起品茗赏景,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簉迹夔龙间”,诗人在山中与历史上的圣贤们为伍,过着超然物外的生活。《庄子·天地篇》:“吾师乎!吾师乎!吾师乎!”意为:老师啊!老师啊!老师啊!诗人在这里以“簉迹”代称圣人;以“夔龙”代称贤人。夔是传说中尧时的乐官,龙是黄帝时的大龟,这里泛指圣人或贤人。

“游心羲皇上”,诗人在山中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列子·周穆王篇》:“乘虚不凝滞,与己而无营。”这里的“游心”即指这种心境。“游心”与“羲皇”结合,表明诗人希望像神话中的伏羲那样,能够摆脱世俗的纷扰,达到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境界。

“游心羲皇上”以下六句,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人渴望像羲皇那样,与万物融为一体,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学问窥天人”以下六句,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继续发扬自己的学术成就。《庄子·天下篇》:“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之镇矣。”这里的“天人”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诗人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天地之道,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玄珠得象罔”即指此而言。

“念予性孤贞”,诗人在山中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立人格。“高轩时来往”,诗人仍然与友人保持着联系。他们互相切磋学问,互相砥砺品行。

“拟卧西山曲”以下八句,写诗人的归隐之志。“高轩时来往”,表明诗人已经决心离开官场;“疑义共欣赏”,表明诗人与友人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拟卧西山曲”,“拟”字表示诗人有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欲守太古时”,表明诗人想要回到远古时代的纯朴状态中去;“游心羲皇上”,表明诗人希望像神话中的伏羲那样,能够摆脱世俗的纷争,达到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境界;“欲知出处大”,意味着要寻求真正的归宿;“学道爱真素”则表达了诗人追求真善美的思想。

最后四句:“学道爱真素,栖迟事幽独。”意思是说:我喜爱道家学说,崇尚自然之美;我追求真实与朴素,过着隐居生活。这些诗句反映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崇敬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美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