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忮不求不怨,何思何虑何营。
欲界谁人满愿,翛然与物无争。
【注释】
不忮(zhì):不嫉妒。不求:不追求。不怨:不怨恨。何思:何虑,即“何所虑”。
不忮不求不怨,何思何虑何营。
欲界谁人满愿,翛然与物无争。
【注释】
不忮(zhì):不嫉妒。不求:不追求。不怨:不怨恨。何思:何虑,即“何所虑”。
山居杂兴 秋色横川度,终朝自掩扉。已便麋鹿性,不负芰荷衣。有酒山堪对,无官客到稀。愚公真类我,久息汉阴机。 注释 秋色横川度 秋天的景色横跨在河流两岸。 终朝自掩扉 整天都关上门窗。 已便麋鹿性 已经习惯于像麋鹿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不负芰荷衣 不辜负穿荷花衣服的日子。 有酒山堪对 有酒时可以在山中独自对饮。 无官客到稀 没有官员的客人来访。 愚公真类我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不禁岁月苦相侵,细雨开窗祗树林。 - “不禁岁月苦相侵”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侵蚀和压力,无法避免岁月的无情侵袭。 - “细雨开窗祗树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细雨润湿了窗棂,窗外是茂密的树林,给人以清新和宁静的感觉。 2. 趺坐高随山石并,投踪潜拟海云深。 - “趺坐高随山石并”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盘腿坐在高高的石头上,仿佛与山石融为一体。 -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作者不详。以下是对每句的逐词释义和翻译,以及相关的注释和赏析: 1. 寂寂寥寥扬子居,悟来那用五车书。 - 寂寂寥寥:形容环境寂静、空旷。 - 扬子居:指扬雄的住所,这里可能借指诗人自己的居住地。 - 悟来那用五车书:意指不需要过多的学习就能领悟到知识。 2. 春凝池畔莲将茂,绿满窗前草不除。 - 春凝池畔:春天到来时,池水变得清澈,周围的景色也显得更加美丽。 - 莲将茂
【注释】: 奉简朱侍御座师 其三:奉,敬词;简,写诗、写信;朱侍御座,指朱姓的人当了太守,即座师。座师是古代对老师的一种尊称,这里泛指做官的老师。 曾持三尺驻江城,野鸟山花识姓名:曾,曾经;持,拿着;三尺,古代一尺约合今31厘米左右,这里指代笔;江城,指长江边的古城,这里借指家乡;野鸟山花识姓名,意思是野鸟和山花都能记住我的名字。 白鹭应同贞节白,青螺能及使君清:白鹭,一种水鸟;贞节白
禾川别大哥 驱驰万里旅魂惊,为别相看泪满缨。 去国谩怀乡土念,临歧更怆弟兄情。 书传绝域秋鸿远,梦入荒山夜月明。 归到文江春色好,逢人莫说二难名。 【注释】 禾川:地名,位于今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境内。 “驱驰”句:意思是长途跋涉,旅途中感到十分疲劳。 “去国”句:意思是离开了祖国,思念故乡。 “书传”句:意思是书信传来时是秋天,而鸿雁已飞向远方。 “梦入”句:意思是梦中进入荒凉的高山之上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皓月”二句写诗人与友人离别后在东林寺的所见;“碧天澄霁色”二句写所见之景,“虚谷攒松桧,芳洲剩杜蘅”二句写诗人所感。全诗意境清新,情景相得益彰,是一首情韵悠远的小诗。 【答案】 皓月东林寺 皎洁的月光照耀着东林寺(或:月亮高悬)。 来过恰二更 刚过二更时分(或:刚离开二更时分)。 碧天澄霁色 天空湛蓝,晴朗无云。 凉夜卷涛声 夜晚江水波涛阵阵涌起的声音。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第一句:“长拟求归竟未归,几逢佳节恋春晖。” 注释:长久以来我渴望回到家乡,但最终未能如愿以偿;每逢佳节之时,我总是沉浸在春天的美好中。 赏析:诗人描述了他长期想要回家却未能如愿,每到节日就沉浸在对美好春天的怀念之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第二句:“争传荆树庭前秀,忍看鹡鸰江上飞。” 注释:人们争相传颂着庭院前的荆树,但我却不忍心看到那些在江面上飞翔的鹡鸰。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不辞蹑屩远寻师,廿载襟怀始一披”,意思是不怕跋涉艰难,远寻座师朱鉴翁。“不辞”“远寻”表明了诗人对朱鉴翁的尊敬、仰慕和向往。“廿载”即二十几年,说明诗人与朱鉴翁师生相别的时间很长。“襟怀”是指胸怀、志向,这里代指诗人自己的抱负、理想。“披”是展开的意思。这两句说:不辞艰辛,跋山涉水,不远千里去寻访座师朱鉴翁,二十多年来,我始终敞开胸怀,努力实现我的志向。
注释 1. 读书: 指读书、学习或研究学问。 2. 红尘玉案休相侵: 红尘,世俗;玉案,指书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红尘中(指世俗之中),不要干扰书案,即不要过分追求名利。 3. 为爱名山即道林: 名山,指著名的山;道林,道家的山林,比喻修行的地方。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热爱自然、追求精神境界而投身于道家的山林修行。 4. 残卷开题珠影遍: 残卷,指残缺不全的书籍。题目,指书名或文章名。珠影
【解析】 此诗为诗人奉简朱侍御(即朱放)的四首诗之一。诗中“桃花未识朝天急”一语暗藏了典故,是说朱放被贬后,诗人不知他是否已到朝廷,故有深意。 “北望齐东眼欲穿”,意思是望着北方,眼睛都快看穿了。这一句写诗人对朱放的思念之情。“其四”表明这是第四首诗。诗人用“眼欲穿”来表达自己对朱放的深切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牵挂与不舍。 “相传击壤独归田”,意思是传说中,一个人在打拍子
【注释】 竿:竹竿。 安身:立身处世。 虚空跳斗:指在高空中翻腾跳跃。 迷津:迷失的河流。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竹来抒发诗人的志趣,表达自己不畏艰难困苦,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首句“百尺竿头进步”以高竿喻人,言人当立志高远、力争上游;次句“千层浪里安身”以巨浪喻人生道路中的坎坷与险阻,表明人应勇往直前,不惧艰险;末句“虚空跳斗
【释义】:天生的眉毛秀美,口才横溢,随心所欲地行动。自嘲像农夫一样朴实无华,难以遇到像先生那样有学问、讲礼仪的人。 【注释】:生来:天生。眉秀口横:指人的容貌。田夫:指农民。诗礼先生:指有学问的学者,也泛指读书人。 【赏析】:诗人以自我调侃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看法。他自认为自己天生丽质,口才出众,能够随心所欲地行动。然而,他自嘲地说,自己就像农夫一样朴实无华,与那些有学问的学者相比
注释:层层叠叠的山峦像鬼魅一样隐晦,高耸入云的山峰像鸾凰一样宏伟。 试看这八扇窗户洞开,才知道空旷的屋子也凉爽宜人。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写窗子来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诗人通过对景物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这只白鹤什么时候放飞?它还没有回来。它的红衣似乎即将变成霜衣。它不低徊,不再做朝阳的梦,只抱着一颗丹心向太阳飞翔。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只未归来的白鹤,以及它身上的红衣和霜衣。诗人表达了对这只白鹤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定和执着
注释:白云飞过树梢,仿佛能飞到天上,无漏之水争先归于古佛。 输与巅南□首座,松风谡谡老凄凉禅。 赏析:本诗描写了一幅云绕古寺、风声松涛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古刹和僧人的崇敬之情。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寺庙图景,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
《开元晓钟》是明代诗人邹衍中的作品,通过疏钟这一元素表达了对佛法的领悟和对人间慈悲的赞美。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诗歌原文: 疏钟原自佛分身,点点慈悲为醒尘。 试问开元至今日,不知曾度几何人。 诗句释义与分析: - 疏钟原自佛分身:这里“疏钟”指的是佛教中的钟声,通常用于提醒人们时刻保持觉知和清净心。而“佛分身”可能指佛菩萨以多种化身示现于世,帮助众生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