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飞扬二十春,黑头先已厌红尘。
才登殿上朝元辟,便入山中侍老亲。
张禹悠悠终误国,范滂谔谔竟危身。
风流孰与陶元亮,自是羲皇以上人。
这首诗是诗人为送刘御史西还而写的。
诗句解释:
- 外事内忧,二十年春已过;黑头(指年老的人)先已厌红尘(即官场),不欲再在官场中生活。
- 才登殿上朝元辟(皇帝赐官),便入山中侍老亲(回乡侍奉父母)。
- 张禹终误国,范滂竟危身(张禹被诬陷而被杀,范滂因反对宦官专权而被杀害)。
- 风流孰与陶元亮,自是羲黄以上人(陶潜比陶渊明更加有才华,他像伏羲和黄帝一样高尚)。
译文:
在外的事务和内心的忧患,已经二十年的时光过去了。年纪虽高,却不再愿意在官场中生活。刚登上朝廷,被皇帝赐官,就回到家乡侍奉双亲。
张禹最终误国,范滂竟然危及生命。谁能比得上陶渊明更有才华?他像伏羲和黄帝一样高尚。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送别刘御史,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用典的方式,将古代的名臣贤相与自己的经历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