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不受群臣贺,万国人心又一醒。
虞舜自能敦大本,伯夷正好播祥刑。
谁家北斗兼南斗,此日长亭复短亭。
马上乱将疏柳折,不知寒日下林坰。
诗句赏析
《邓秋官进贺还南都》
- 君王不受群臣贺
- 君主不受群臣的祝贺,反映出一种清高和超脱。
- 万国人心又一醒
- 描述国家从混乱中恢复,民众重新获得觉醒。
- 虞舜自能敦大本
- 赞美虞舜以德治国,推崇道德为政的核心理念。
- 伯夷正好播祥刑
- 颂扬伯夷坚持正义,传递了对公正无私行为的赞美。
- 谁家北斗兼南斗
- 借用北斗与南斗的神话象征,比喻南北交融,和谐统一。
- 此日长亭复短亭
- 描写旅途中的艰难,以及在困难中前行的决心。
- 马上乱将疏柳折
- 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动荡不安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不知寒日下林坰
- 表达对远方的好奇和对大自然景色的欣赏。
译文
君王不受群臣贺,万国人心又一醒。
虞舜自能敦大本,伯夷正好播祥刑。
谁家北斗兼南斗,此日长亭复短亭。
马上乱将疏柳折,不知寒日下林坰。
注释
- 君王:指君主或皇帝。
- 万国:泛指所有国家。
- 醒:觉醒,恢复意识。
- 虞舜:传说中的圣明帝王,以其宽厚著称。
- 敦大本:敦厚根本,强调基础的重要性。
- 伯夷:古代忠义之士的代表,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
- 北斗:古人认为北极星周围有七颗星,合称北斗七星,是导航之星。
- 南斗:同样是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星座,象征着南方和女性。
- 长亭:古时驿站旁常有休息的长亭,用于供人休息、更换马匹。
- 疏柳:细弱的柳树枝条。
- 林坰:原意为树林边的小道,这里可能指自然景观。
这首诗描绘了君主不受祝贺的场景,反映了国家从战乱中恢复后的民众觉醒。诗人通过对虞舜、伯夷等历史人物的赞誉,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通过自然景象和旅途的艰难,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与不确定感。整体上,诗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