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柏霜松不记年,从教千尺郁参天。
迩来灌莽丰茸甚,画史难回造化权。
注释:这些雪柏霜松,它们已经不知经历了多少年月,但依然傲然矗立,高耸入云。近来那些灌木丛生的地带也长满了丰茂的草本植物,画史们也很难再回到那曾经的造化之权了。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冬日里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题画七首》是一组咏物诗,以雪柏、霜松为主,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顽强不息的赞美。
雪柏霜松不记年,从教千尺郁参天。
迩来灌莽丰茸甚,画史难回造化权。
注释:这些雪柏霜松,它们已经不知经历了多少年月,但依然傲然矗立,高耸入云。近来那些灌木丛生的地带也长满了丰茂的草本植物,画史们也很难再回到那曾经的造化之权了。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冬日里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题画七首》是一组咏物诗,以雪柏、霜松为主,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顽强不息的赞美。
【注释】 羁愁:被束缚的愁。复此:再听。骊歌(lí gē):指送别时唱的骊山歌。论才:自夸才能。汝南:指河南郡,治所在汝宁府。冀方:指河北地区,以冀州为首,故称冀方。竹马:指儿童用竹子做的马。扳迎:攀扯着人请他上车。意若何:意思怎么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友人赴汝州任职而作。诗中表达了对朋友远行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对他前程的祝愿之意。全诗语言平易质朴,风格清新明快,情真意切。
青溪徐明府席上 啸自苏门旨,诗仍邺下才。 琴尊闲闭阁,宾客共登台。 霁色川原净,秋光睥睨开。 临觞无限思,极目向蒿莱。 译文: 我曾在苏门山吟啸,诗作仍然保持邺下的风格。 琴酒在幽静的阁中闲置,宾客们一起登上高台。 雨后天空湛蓝,原野一片清明,秋天的景色一览无余。 举杯畅饮时,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极目远眺,只见满地蒿莱。 注释: 1. 青溪:指浙江绍兴的一条河。 2. 苏门
诗句释义: 1. 诏墨九重温 - “诏墨”可能指的是皇帝的诏书,“九重”通常指皇宫的九重门,这里可能是指皇帝的命令或指示。"重温"意味着再次回顾或执行这些命令。 2. 文星执法尊 - “文星”通常指的是天上的文学之星,这里可能比喻为法律或政策的守护者。“执法尊”强调这位官员在法律执行中的崇高地位和重要性。 3. 朱轩穷海国 - “朱轩”是一种华丽的马车,象征着尊贵和权力
注释: 1. 赠萧象林比部:赠送给萧象林比部。萧象林,字象林,唐代官员,诗人的朋友。比部,官职名,指秘书省正字。 2. 凫舄依天府:比喻自己的才能如同水中的鸭子(凫)一样,得到了像天府一样的重用和赏识。 3. 文章自选楼:意思是自己的文章是自己挑选出来的,就像自己选择的楼一样。 4. 青阳开左个:青阳,地名,这里指代一个地方。左个,地名,这里指代另一个地方。 5. 赤县最中牟:赤县
【注释】 剑授猿公术:把剑交给陈懿,让他学习猿猴的本领。 碑穷蝌蚪文: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就像蝌蚪一样。 风尘违壮志:远离了官场的纷扰,违背了年轻时的豪情壮志。 图史策闲勋:用画和诗来记录历史,谋划国家大事,这是一位闲逸而伟大的功勋者。 道广星辰聚:道义之广,如同星辰般璀璨。 人豪湖海闻:人名如湖海一般众多,名声广泛传扬。 醉乡推祭酒:将我比作醉乡中的祭酒,意指沉醉于美酒之中,忘却世事。
孤云曾不住,何事倦飞还。 诗句:形容孤独的云彩曾经没有停止,为什么现在疲倦地飞回来了。 译文:孤云曾经没有停止,为什么现在疲惫地飞回来了? 注释:孤云,独自飞翔的云朵。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孤独而疲倦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的理解和感悟。 道气看眉宇,禅心问骨山。 诗句:观察一个人的道气,通过其眉毛和骨骼来了解他的禅宗心境。 译文:观察一个人的道气,通过其眉毛和骨骼来了解他的禅宗心境。
【解析】 此诗是一首题赠之作。杨淇园侍御,即杨镐,官至南京大理寺少卿。他巡按江南诸省,事竣后仍视学南畿,于是作者写诗赠送。 “才子”,指有才华的男子,这里指杨淇园。“河东赋”,指《河东记》。“仙郎”,指杨淇园。“柱后文”,指《隋书》中记载杨氏家族的文字,杨氏为隋朝开国功臣。“人仍依绣斧”,指杨淇园像古代英雄一样,依靠自己的才能和本领,在朝廷中任用。“士总附青云”,指杨淇园像古代的英雄一样
【注释】帝里:京城。文儒:文学和儒士。一官成蠖屈:指受挫折后仍不放弃志向。多士:众多士人。濠上:濠水边,在今安徽凤阳县。蒙叟:指《庄子·外物》中的渔父。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送别一位到淮阴做县令的朋友时写的。首联写京城文儒辈出,道术高明,而作者却仕途不顺;颔联写友人虽受挫折但志向不移,仍然受到重用;颈联写友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为地方百姓带来利益;尾联写诗人因与友人相别而产生联想
【解析】 本首诗歌的注释中,“长剑”是关键词,它既点明诗人的身份,又表现了诗人的豪迈之情。 【答案】 独将长剑倚秋空,不道荆溪亦路穷。——独持长剑,倚立在高高的秋空中,我不相信荆溪也是路尽头。 问我姓名惟应马,向人衣袂指归鸿。——只有马能听懂我的问话,向我衣袂飘动时,仿佛有鸿雁在指认我。 烟蒸晓岫全笼碧,霜入疏林欲变红。——山间的雾气升腾弥漫,笼罩着一片青翠;寒霜侵入林间稀疏的树丛
注释: 却忆弥天秀,那知异地逢。 客愁轻九辨,胜赏挟千峰。 徙倚林中屐,淹留静夜钟。 何年投白社,一接虎溪踪。 译文: 还记得那些遍布天际的美景,哪里想到会在异地相逢。 客愁如轻如微的细语难以排解,胜过欣赏那些高山峻岭。 徒然徘徊在树林里,久久停留聆听静夜的钟声。 不知何时才能投入白云社,再次与虎溪的踪迹相接。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告别的情景以及内心的感受。
注释:在桃溪柳陌,转过山椒,只见古木苍藤,它们都来自六朝。在这里,砍伐茅草很容易,每当春天涨水时,我乘着轻桡,划船游玩。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游赏之景的诗。首句点明地点,“桃溪柳陌”是一处风景如画的地方,诗人漫步其中,感受着春日的暖意。颔联写景,通过对古木苍藤的描写,展示了这片地方的历史底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历史的感慨之情。颈联写人,诗人轻松自在地砍伐茅草,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尾联写事
注释:野人为什么能够傲视游子,在流水中诵读道书。 拈到河梁上,难道没有一丝心意,清正之时就像巢父许由那样不居岩穴。 赏析:此诗以“野人”自喻,表达了自己虽身处乱世却能坚守节操的志向。诗人认为即使是像巢父、许由这样的隐士,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能仅仅为了生活而隐居山林,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国家和社会事务中去。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清正廉洁的政治环境的向往,希望统治者能关注百姓疾苦,为百姓创造一个安定
注释: 仿倪迂画:模仿倪瓒的画。倪瓒,元代画家,擅长水墨山水画。 翁高卧九龙云:描绘了一位老者隐居在云雾缭绕的九龙山中。 清閟风流海外闻:形容他的画作清新脱俗,远播海外。 雪后江山青似染:形容雪后江山景色如画,如同被染色一般美丽。 拈来却胜李将军:比喻他的画作精妙绝伦,胜过古代名将李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倪瓒画作的诗。诗人以"题仿倪迂画"为题,模仿倪瓒的画法,表达了对倪瓒画作的赞美之情。
【注释】题画七首:共七首诗。溪藤,指画溪山的藤条画笔。写烟峰,描绘烟云缭绕的山峰。即今,现在。多纸贵,形容诗文流传很广,被世人争相阅读。可能身是夜郎雄,意谓作者自己有如汉代夜郎王般自视甚高。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用浓墨重彩的手法,描写了一幅溪水边长满藤萝的山景图,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自己才思横溢、志向远大的自豪与自信
花竹蒙茸野水纡,闲弹别鹤试游鱼。 经春自领湖山长,可奉东皇只尺书。 注释: 花竹茂盛的山林间蜿蜒流淌着一条小溪,我悠闲地弹奏着琴弦,试图让一只别鹤和几条游鱼加入我的雅集。经过春天的洗礼,我已经习惯了这片宁静的湖山美景,可以在这里接受来自东皇大帝的书信。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抒发闲适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他隐居生活的悠然自得
【注释】压:笼罩。差:大概,大致。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写诗人对一幅山水画景的欣赏和感受,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风轩水槛压春流”,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微风轻拂着楼阁的水榭栏杆,江水潺潺流淌;第二句“一带平冈草木稠”描写的是一条蜿蜒的山间小路,路旁长满了茂密的草木;第三句“心喜应门差解意”,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的喜爱之情,他好像已经站在门前,看到那幅画,内心感到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