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溪采莲女,日出荡轻桡。
惯识溪中路,歌声入画桥。
【注释】
- 采莲女:指在溪水中采莲的女子。
- 邪溪:地名,位于今天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之北,靠近杭州城东南角。
- 荡:摇动。
- 轻桡:小船。
- 惯识:熟悉。
- 画桥:指用彩绘装饰过的桥梁。
【译文】
在邪溪采莲的女人们,
日出之时她们荡着轻舟。
她们都熟悉那弯弯的小河,
歌声随着她们荡漾的船儿飘入美丽的画桥。
【赏析】
《采莲曲》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描绘了采莲女们清晨劳作的情景,表现了她们勤劳、活泼的性格特征,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邪溪采莲女”,点明了地点是邪溪。这里的“邪”字,可能是一个形容词,形容这个地区的独特风貌。而“采莲女”则直接揭示了诗歌的主题,即采莲女们在邪溪的活动。
第二句“日出荡轻桡”,描绘了采莲女们开始工作的场景。她们在太阳升起时,开始在小溪上荡舟采莲。“荡轻桡”形象地描绘了她们的动作,展现了她们的勤劳和熟练。
第三句“惯识溪中路”,进一步描绘了采莲女们的熟练程度。她们对小溪的路线非常了解,因此能够轻松地完成工作。这里的“惯识”二字,表达了她们的自信和熟练度。
第四句“歌声入画桥”,则是对采莲女们工作环境的描绘。她们的工作声音,如同美妙的乐曲一样,进入那些被画出来的小桥,给整个环境增添了一种和谐的氛围。这里的“歌声入画桥”不仅描绘了采莲女们的声音,也赋予了小桥以生命,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整首诗通过对采莲女们的日常活动的描绘,展现了她们的勤劳和活泼的性格特征,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的景色描写也十分优美,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美丽的地方,感受那里的美丽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