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心一片今犹昔,浮世多岐自町畦。
巷伯谩劳伤贝锦,伏波谁与辨文犀。
从来山水知音少,何怪雌雄过眼迷。
赖有婵娟天际月,夜深还照小窗西。
注释:
- 感事偶书:感慨世事而写,即“因事感怀”。偶:偶然。
- 壮心一片今犹昔,浮世多岐自町畦:豪情壮志依然如故,人生在世道路纷杂多变。町畦,田间的小路。
- 巷伯谩劳伤贝锦,伏波谁与辨文犀:巷伯(古代传说中的贤人)徒劳无益地伤心,伏波将军谁能与他分辨真假的文犀(指用文犀作成的假犀牛角)。
- 从来山水知音少,何怪雌雄过眼迷:历来能赏识山水的人很少,又何必奇怪世间万物都是瞬息万变、迷惑人的。
- 赖有婵娟天际月,夜深还照小窗西:幸亏有挂在天际的月亮,夜深时还照着小窗西边。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人以豪迈的笔调描绘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变化性。
首句“壮心一片今犹昔”,表明自己的壮志仍然如故,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改变。这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坚持和执着,也暗示了未来的可能。
第二句“浮世多岐自町畦”,则进一步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变化性。浮世,指世事纷繁;町畦,田间的路。诗人感叹人生道路的曲折和多变,提醒人们要面对现实,勇敢前行。
接下来两句“巷伯谩劳伤贝锦,伏波谁与辨文犀”,则是对那些自怜自艾、无法释怀的人的嘲讽。巷伯(古代传说中的贤人)徒劳无益地伤心,伏波将军谁能与他分辨真假的文犀(指用文犀作成的假犀牛角)。诗人以此讽刺那些无法正确认识自己、总是纠结于过去或未来的人。
最后两句“从来山水知音少,何怪雌雄过眼迷”,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看法。自古以来能赏识山水的人很少,又何必奇怪世间万物都是瞬息万变、迷惑人的呢?诗人以此强调了人生短暂、世事难料的无奈和感慨。
尾联“赖有婵娟天际月,夜深还照小窗西”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诗人以夜空中的月亮为意象,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他认为只要心中有希望、有信念,即使身处困境也能看到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