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登已度几嶙嶒,鸟道萦回尚未平。
宪节双穿青霭去,轺车多傍白云行。
山如盔甲偶然事,民习干戈遂得名。
司牧倘能兴道化,贪泉宁浼隐之清。
自信丰往龙南过竹高岭作自信丰往龙南过竹高岭作:相信自己丰往龙南经过竹高岭,写下这首诗。
登登已度几嶙嶒,鸟道萦回尚未平。
登登已度几嶙嶒,鸟道萦回尚未平:登上山巅,已经越过了几处险峻的山岩,山路弯弯曲曲,还未变得平坦。
宪节双穿青霭去,轺车多傍白云行。
宪节双穿青霭去,轺车多傍白云行:宪节两辆马车穿过一片片青雾飘散的地方,而乘坐的轻便马车却多是依靠着白云行走。
山如盔甲偶然事,民习干戈遂得名。
山如盔甲偶然事,民习干戈遂得名:山势险峻如同穿着铠甲般,这是偶然发生的,而当地民众习惯了刀光剑影的战争生活,因此而得名。
司牧倘能兴道化,贪泉宁浼隐之清。
司牧倘能兴道化,贪泉宁浼隐之清:如果主管官员能使当地风化,那么即使有“贪泉”这样的污浊水源又有何妨呢?
注释
- 自信丰往龙南过竹高岭作:相信丰往龙南经过竹高岭。
- 登登已度几嶙嶒:登上山巅,已经越过了几处险峻的山岩。
- 鸟道萦回尚未平:山路弯弯曲曲,还未变得平坦。
- 宪节双穿青霭去,轺车多傍白云行:宪节两辆马车穿过一片片青雾飘散的地方,而乘坐的轻便马车却多是依靠着白云行走。
- 山如盔甲偶然事:山势险峻如同穿着铠甲般,这是偶然发生的。
- 民习干戈遂得名:当地民众习惯了刀光剑影的战争生活,因此而得名。
- 司牧倘能兴道化,贪泉宁浼隐之清:如果主管官员能使当地风化,那么即使有“贪泉”这样的污浊水源又有何妨呢?
赏析
《登高》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登高”为题,描绘了作者在登高望远中所产生的联想。前四句写景,末二句抒情。全诗构思新颖,不落旧套;用典精当自然,不少地方用得极妙;叙事明快简洁而又富于形象性;感情奔放发舒而又含蓄深沉。特别是一些警句,已成为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