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鹤唳苍松,哀猿啸寒月。
游子久未归,对景乡心切。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对诗歌逐句进行解释和赏析。
“孤鹤唳苍松,哀猿啸寒月”,这两句是写景,通过描写鹤唳与猿啸,烘托出游子思乡的凄楚之情。“孤”字写出了鹤的孤单,突出了鹤的哀怨;“哀”字写出了猿的悲鸣,突出了猿的悲伤。这两句中,“唳”、“啸”都是动词,用拟人手法写声音,将声与物合在一起写,更显得凄婉。“哀”和“孤”这两个字都带有情感色彩,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凄凉、孤独之感。
“游子久未归”,这句点明了时间,表明游子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家了。“久”,表示时间长,“未”表示没,二者连用表示“长时间都没有”的意思。“久未归”说明游子在外漂泊的时间很长,而此时正值秋季,天气寒冷,游子更加思念家乡,所以更加迫切地盼望着回家。
“对景乡心切”,这句是对上文的总结,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对景”即面对景物,“乡心切”则是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很深切。
【答案】
示例:孤鹤唳苍松,哀猿啸寒月 ——孤鹤在苍松间哀叫,山中的猿猴在冷月下悲鸣(以鹤与猿来渲染环境,反衬游子的孤独)。
游子久未归 ——游子在外面漂泊了很长时间,一直未能回到故乡(以游子未归来渲染游子的思念之情)。
对景乡心切 ——面对故乡的景物,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思念之情(以故乡的景物来反衬游子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