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外应疑无路入,道傍惟见有僧迎。
行行渐觉招提近,隔崦时闻吠犬声。

【注释】:

《同昭武刘太守王贰守万通守游西峰寺三首》,唐李嘉佑,这是一首五言绝句。

“林外应疑无路入”,“应”字写出了诗人对西峰寺的向往之情。林外,指寺庙四周的树林。应,是应当的意思,表示肯定的判断。

“道傍惟见有僧迎”,“惟”是只有的意思。道旁,指寺庙附近的道路两旁。惟见有僧迎,说明诗人在前往寺庙的路上,只见到路边有僧侣迎接着。

“行行渐觉招提近”,行行,指一步一步地行走;招提,即招提寺,指西峰寺。渐渐感觉到西峰寺离自己越来越近了。

“隔崦时闻吠犬声”,隔,隔着山。崦,音ǎn,山凹处。时,不时,时时。吠犬声,狗叫声,表明诗人已接近西峰寺。

赏析:

这首诗是李嘉佑的《同昭武刘太守王贰守万通守游西峰寺三首》中的第二首。全诗写诗人与友人游览西峰寺的所见所闻。

首句“林外应疑无路入”,写诗人初进西峰寺时,被眼前的山林所迷惑,以为没有通往寺门的路了。这一句既写出诗人由外而内的感觉变化,又表现出他对于佛教圣地的虔诚和敬畏。次句“道傍惟见有僧迎”,写诗人沿着石阶而上,走到寺庙门前,只见路边有僧侣迎上前来。这句既写出了寺庙的宁静、庄严,又表现了僧人的热情好客。第三句“行行渐觉招提近”,写诗人继续向前行走,渐渐觉得西峰寺越来越近了。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随行随感的愉悦心情,又表现了他对于佛教圣地的向往和敬仰之情。最后一句“隔崦时闻吠犬声”写诗人终于来到了寺门,透过山口,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狗叫声。这一句既写出了西峰寺周围的环境,又表现了诗人对于寺庙周边生活氛围的熟悉和喜爱。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佛教圣地的崇敬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