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骖相与坐论文,人得浮生暂息纷。
怪底襟怀清似许,僧房面面对松云。
第一首
停骖下车,我与你坐在一起讨论文章,人生短暂,纷扰之事暂且放一放。
奇怪你的心胸如此开阔,僧人在面壁而坐,面对着松树和云雾。
第二首
停下马来,你与我一起坐下来谈论文章。人生短暂,纷扰的事情可以暂时放下。
你真是心胸开阔,和尚在墙壁面前坐着,面对松树和云彩。
第三首
停车下来,我和你坐下来谈论文章。人生短暂,纷扰的事情可以暂时放下。
你真是心胸开阔,和尚面壁而坐,面对松树和云彩。
停骖相与坐论文,人得浮生暂息纷。
怪底襟怀清似许,僧房面面对松云。
第一首
停骖下车,我与你坐在一起讨论文章,人生短暂,纷扰之事暂且放一放。
奇怪你的心胸如此开阔,僧人在面壁而坐,面对着松树和云雾。
第二首
停下马来,你与我一起坐下来谈论文章。人生短暂,纷扰的事情可以暂时放下。
你真是心胸开阔,和尚在墙壁面前坐着,面对松树和云彩。
第三首
停车下来,我和你坐下来谈论文章。人生短暂,纷扰的事情可以暂时放下。
你真是心胸开阔,和尚面壁而坐,面对松树和云彩。
解析: 1. 慧远因陶令:这里提到“慧远”和“陶令”,指的是两位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慧远是东晋时期的高僧,对佛教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而“陶令”则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士,以清正廉洁著称。此处可能是指慧远因为陶渊明(陶令)的高洁品格而心生敬意。 2. 高名著昔时:这句诗表达了慧远对于陶渊明在古代就已建立的高洁人格的赞誉。"高名"表示极高的声誉,"昔时"表示过去的时代,整体意思是说
注释: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 其一 昔年曾过此,犹记暮春时。 骢马重来日,隙驹三载期。 云闲经雨岫,花发向阳枝。 春草撩诗兴,分青入古池。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人回忆起过去曾经游览过这个地方,而且还记得那是在暮春时节。这句诗通过"昔年曾过此"和"犹记暮春时"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之情。"犹记"一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全诗如下: ```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 其四 问道浔阳郡,诸生候几时。 未穷残日兴,仍拟复来期。 霁景酣春意,红芳间绿枝。 山中春社过,飞燕乱差池。 注释: 1. 问道浔阳郡:指的是诗人在浔阳郡(今江西九江)向当地的官员或朋友询问问题。浔阳郡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西省境内。 2. 诸生:这里指学生、学子。古代的学子们聚集在一起学习
这首诗是诗人在庐山游览时的所作,其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以下是逐句释义: 青山如有待,不改昔年时。 重到宁非幸,佳游不负期。 乱云生石罅,一鸟啭花枝。 昨夜知经雨,幽庭水满池。 注释: - 青山如有待,不改昔年时:青山仿佛有灵性,它依然保持着往日的风貌,没有改变。 - 重到宁非幸,佳游不负期:再次来到这里,我感到非常幸运,因为我已经实现了我的计划
赏雪尝新酒,空庭夜色明。 偶因公事暇,聊适片时情。 紫塞烽犹警,黄河水未平。 迂疏无寸补,空有二毛生。 注释:在大雪中赏雪品尝新酿的美酒,空庭显得格外明亮。偶然因为公务的闲暇,我姑且借这片刻的闲暇,抒发一下情感。紫塞(指边塞)上的战火仍然在警备,黄河的水还没有完全平静。自己的见识和才能都十分平庸,没有能够对国家做出任何贡献,只有两鬓已经出现了白发。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大雪纷飞之时,饮酒赏雪之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雪夜中,品茗赏雪,畅谈世事,慷慨激昂地吟咏的情景。他看到天下苍生仍受冻馁之苦,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然而他也明白,自己虽身处朝廷,却无法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他的心也充满了悲愤。 首句“赏雪尝新酒”描写了诗人在雪夜里,欣赏着美景的同时,品尝着美酒的惬意。这里的“赏雪”,指的是诗人在雪景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而“尝新酒”则是指他在品尝新酿的美酒时,感受到了生活的甜蜜。
【注释】赏雪:欣赏雪景。尝新酒:品尝新酿的美酒(喻新岁)。霜台:官署中的楼台,因台上积霜而名。散晚衙:散朝后的晚班。杯乾:饮酒尽。风劲:寒风刺骨。回春:使大地回春,即春天来临。讶:惊奇的意思。丰穰:丰收。污邪:指小人。 【赏析】这是一首咏雪的诗,诗人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初冬赏雪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首联“赏雪尝新酒,霜台散晚衙”,点题
【注释】 徙(zhu移)倚:徘徊。奇胜:美景。乾坤:天地,指宇宙。霁(jì)时:雨后天晴之时。林峦:指山峦树木。含喜色:充满喜悦之情。新梧:刚长成的梧桐树。碧玉:形容颜色碧绿如玉。幽亭:幽静的亭子。事:景物。瞰(kàn看):远望。清池:清澈的水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庐山东林寺观赏自然景色时有感而作,抒发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其五”
【注释】 赏雪尝新酒,同寅喜盍簪:赏雪时品尝着新酿的酒,与同僚们一同欢饮。盍(hé,合):何;盍簪,指一起饮酒,即“盍饮”之意,古代的一种风俗。 跳珠初淅淅,飞絮渐毵毵(sǎn sǎn):“跳珠”形容雪花纷纷扬扬飘落的样子,“淅淅”“飘飘”都是描写雪花下落的声音和样子。“飞絮”指飘落的柳絮。“毵”是细长下垂的意思。 高论兼今古,清歌杂笑谈:高深的议论涉及古今中外,清越的歌声掺杂着欢乐的笑谈。
【注释】赏雪尝新酒,吟风集故人:赏赏雪花,尝尝新酒,吟吟风声,聚聚旧友。岁穷虽觉凛,道合亦如春:年尾虽然觉得寒冷,然而和志同道合的人相处却如同春天。霜鬓年华迈,云扃归梦频:头发已染上白霜,岁月在流逝,但仍然常常梦见自己回到故乡。明年复今夕,未卜更相亲:明年又是一个夜晚,我们能否再次相聚呢?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大雪纷飞的晚上,和朋友们欢聚一堂,喝酒赋诗,抒发感慨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注释】: 《同昭武刘太守王贰守万通守游西峰寺三首》,唐李嘉佑,这是一首五言绝句。 “林外应疑无路入”,“应”字写出了诗人对西峰寺的向往之情。林外,指寺庙四周的树林。应,是应当的意思,表示肯定的判断。 “道傍惟见有僧迎”,“惟”是只有的意思。道旁,指寺庙附近的道路两旁。惟见有僧迎,说明诗人在前往寺庙的路上,只见到路边有僧侣迎接着。 “行行渐觉招提近”,行行,指一步一步地行走;招提,即招提寺
注释: 1. 青山一脉似游龙:形容山势如同游动的龙一样,蜿蜒曲折。 2. 山势将穷秀气钟:指山势优美且有灵气。 3. 梵宇深藏幽树里:指佛寺深藏在茂密的树林中。 4. 行人指点是西峰:指游客在行走时会指向西边的山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青山一脉似游龙”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连绵起伏的青山,如同一条游动的龙,生动而富有动感。接着
注释: 武夷九曲:指福建省武夷山的九个主要溪谷。 僭用:超越,超过。 文公先生:指唐代诗人王勃的字。 棹歌:船夫在江上划桨时唱的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武夷九曲的赞美之作,通过对武夷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九曲桑麻翠渺然”,描写了武夷山的景色,山峦起伏,桑麻茂盛,一片翠绿色泽,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次句“数家鸡犬隔晴川”,描绘了武夷山下的乡村生活,几家人住在山脚下
注释: 1. 朔风孤骑别莆阳:朔风是指寒冷的北风,孤骑指一个人骑马行走,别莆阳指的是在莆田告别。这里的“莆阳”是福建省莆田市的古称。 2. 还说闽山总故乡:还说表示再次提及或者强调的意思,闽山即福建的山脉,总故乡指的是永远的故乡,也就是家乡。 3. 今日忽惊风土异:今日指的是今天,忽然感到家乡的风土已经变得不同了,风土是指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这里指的是由于距离的原因,家乡的风土已经变得陌生了。
诗句: 苍苔迸破箨犹含,太守清贫亦不馋。 译文: 青苔从破竹壳中迸裂而出,仍然带着竹壳的清香,太守虽然生活清贫,但并不因此感到贪图。 关键词解释: - 苍苔:指青苔,一种生长在湿润环境中的植物。 - 破箨:指竹壳破裂。 - 太守:古代对地方长官的称呼。 - 清贫:形容生活简朴、没有财富。 - 馋:贪心,渴望。 赏析: 黄仲昭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饱沐东君雨露私,森森劲节与云齐。 春风养就林间实,留待丹山彩凤栖。 注释:饱沐指的是充分享受,东君指春神。竹的枝干像云一样高峻、挺拔,比喻人有志向和抱负。丹山指的是神话中的一座山。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画中竹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对竹子坚韧不屈、高洁脱俗品质的赞扬,同时也寄寓了诗人自己对于理想追求和坚持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