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雪旬余晓暂晴,晚云旋复结浓阴。
村农初喜春宜麦,麦陇今嫌雪太深。
【注释】
甲午:唐玄宗天宝十三年,诗人时年26岁。季冬:指农历十月,即小雪节气之后,冬至之前的时节。雨雪连旬:连续下了好几个星期的雨或雪。公余:公务之余。辄:就;立即,立刻。八绝:指《早行》、《晚坐》、《夜读书》等八首五言绝句。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诗人在天宝十五年(756)冬写的。这一年冬,唐王朝发生了安史之乱,诗人也因战乱而流寓到江南。这首诗就是他在江南某处,看到连续下了十几天的雪之后,有感而发写的一首五言诗。
首联“一雪旬余晓暂晴,晚云旋复结浓阴。”说的是大雪整整下了十几天,到了早晨的时候天气才稍微放晴了,可是晚上又重新降起了浓密的乌云。这两句诗写冬雪的漫长和天气的多变。“一雪旬余”指的是大雪整整下了一个多月。“晓暂晴”意思是说早上的时候天气刚刚稍微晴朗了一些。“晚云旋复结”意思是说晚上的时候又重新降起了浓密的乌云。“晚云旋复”中的“旋”字,用得极妙,它写出了乌云来势凶猛、迅速,并且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再次来临,让人感到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
颔联“村农初喜春宜麦,麦陇今嫌雪太深。”“村农”是农民。“初喜”指一开始的时候。“嫌”是嫌弃,讨厌的意思。“春宜麦”中的“春宜”是春天最适合的意思,这里的“春”指的是冬天里的春天,也就是小雪时节。“嫌雪太深”中的“太深”是指雪下得太深了,把麦垄都埋住了。这第二句诗的意思是说农民们开始的时候很高兴因为冬天的小雪对小麦的生长很有益处,可是现在他们却因为雪下得太厚了,把麦子给埋住了,感到很失望、很烦恼。这里诗人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比表现了农民们对于冬雪的不同感受。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之中对于生活的深切感受,体现了他深沉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