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湍数里逶迤来,绕向仙宫一鉴开。
身世分明方外境,谁言弱水隔蓬莱。
【注释】:清湍(tuān):清澈的溪流。逶迤(wēi yí):曲折延伸的样子。弱水:指神话中溺死的鬼怪所化的水,又称不周河。蓬莱:传说中的神山名。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游鲤湖时有感而作。首句写景,以“清”字点明湖水之澄澈;二句写近岸所见,仙宫映现于眼前,使人顿生仙境之感;第三句写自己置身仙境的感受;第四句则进一步抒发自己对仙境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富有浪漫色彩。
清湍数里逶迤来,绕向仙宫一鉴开。
身世分明方外境,谁言弱水隔蓬莱。
【注释】:清湍(tuān):清澈的溪流。逶迤(wēi yí):曲折延伸的样子。弱水:指神话中溺死的鬼怪所化的水,又称不周河。蓬莱:传说中的神山名。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游鲤湖时有感而作。首句写景,以“清”字点明湖水之澄澈;二句写近岸所见,仙宫映现于眼前,使人顿生仙境之感;第三句写自己置身仙境的感受;第四句则进一步抒发自己对仙境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富有浪漫色彩。
解析: 1. 慧远因陶令:这里提到“慧远”和“陶令”,指的是两位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慧远是东晋时期的高僧,对佛教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而“陶令”则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士,以清正廉洁著称。此处可能是指慧远因为陶渊明(陶令)的高洁品格而心生敬意。 2. 高名著昔时:这句诗表达了慧远对于陶渊明在古代就已建立的高洁人格的赞誉。"高名"表示极高的声誉,"昔时"表示过去的时代,整体意思是说
注释: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 其一 昔年曾过此,犹记暮春时。 骢马重来日,隙驹三载期。 云闲经雨岫,花发向阳枝。 春草撩诗兴,分青入古池。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人回忆起过去曾经游览过这个地方,而且还记得那是在暮春时节。这句诗通过"昔年曾过此"和"犹记暮春时"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之情。"犹记"一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全诗如下: ```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 其四 问道浔阳郡,诸生候几时。 未穷残日兴,仍拟复来期。 霁景酣春意,红芳间绿枝。 山中春社过,飞燕乱差池。 注释: 1. 问道浔阳郡:指的是诗人在浔阳郡(今江西九江)向当地的官员或朋友询问问题。浔阳郡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西省境内。 2. 诸生:这里指学生、学子。古代的学子们聚集在一起学习
这首诗是诗人在庐山游览时的所作,其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以下是逐句释义: 青山如有待,不改昔年时。 重到宁非幸,佳游不负期。 乱云生石罅,一鸟啭花枝。 昨夜知经雨,幽庭水满池。 注释: - 青山如有待,不改昔年时:青山仿佛有灵性,它依然保持着往日的风貌,没有改变。 - 重到宁非幸,佳游不负期:再次来到这里,我感到非常幸运,因为我已经实现了我的计划
赏雪尝新酒,空庭夜色明。 偶因公事暇,聊适片时情。 紫塞烽犹警,黄河水未平。 迂疏无寸补,空有二毛生。 注释:在大雪中赏雪品尝新酿的美酒,空庭显得格外明亮。偶然因为公务的闲暇,我姑且借这片刻的闲暇,抒发一下情感。紫塞(指边塞)上的战火仍然在警备,黄河的水还没有完全平静。自己的见识和才能都十分平庸,没有能够对国家做出任何贡献,只有两鬓已经出现了白发。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大雪纷飞之时,饮酒赏雪之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雪夜中,品茗赏雪,畅谈世事,慷慨激昂地吟咏的情景。他看到天下苍生仍受冻馁之苦,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然而他也明白,自己虽身处朝廷,却无法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他的心也充满了悲愤。 首句“赏雪尝新酒”描写了诗人在雪夜里,欣赏着美景的同时,品尝着美酒的惬意。这里的“赏雪”,指的是诗人在雪景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而“尝新酒”则是指他在品尝新酿的美酒时,感受到了生活的甜蜜。
【注释】赏雪:欣赏雪景。尝新酒:品尝新酿的美酒(喻新岁)。霜台:官署中的楼台,因台上积霜而名。散晚衙:散朝后的晚班。杯乾:饮酒尽。风劲:寒风刺骨。回春:使大地回春,即春天来临。讶:惊奇的意思。丰穰:丰收。污邪:指小人。 【赏析】这是一首咏雪的诗,诗人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初冬赏雪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首联“赏雪尝新酒,霜台散晚衙”,点题
【注释】 徙(zhu移)倚:徘徊。奇胜:美景。乾坤:天地,指宇宙。霁(jì)时:雨后天晴之时。林峦:指山峦树木。含喜色:充满喜悦之情。新梧:刚长成的梧桐树。碧玉:形容颜色碧绿如玉。幽亭:幽静的亭子。事:景物。瞰(kàn看):远望。清池:清澈的水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庐山东林寺观赏自然景色时有感而作,抒发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其五”
【注释】 赏雪尝新酒,同寅喜盍簪:赏雪时品尝着新酿的酒,与同僚们一同欢饮。盍(hé,合):何;盍簪,指一起饮酒,即“盍饮”之意,古代的一种风俗。 跳珠初淅淅,飞絮渐毵毵(sǎn sǎn):“跳珠”形容雪花纷纷扬扬飘落的样子,“淅淅”“飘飘”都是描写雪花下落的声音和样子。“飞絮”指飘落的柳絮。“毵”是细长下垂的意思。 高论兼今古,清歌杂笑谈:高深的议论涉及古今中外,清越的歌声掺杂着欢乐的笑谈。
【注释】赏雪尝新酒,吟风集故人:赏赏雪花,尝尝新酒,吟吟风声,聚聚旧友。岁穷虽觉凛,道合亦如春:年尾虽然觉得寒冷,然而和志同道合的人相处却如同春天。霜鬓年华迈,云扃归梦频:头发已染上白霜,岁月在流逝,但仍然常常梦见自己回到故乡。明年复今夕,未卜更相亲:明年又是一个夜晚,我们能否再次相聚呢?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大雪纷飞的晚上,和朋友们欢聚一堂,喝酒赋诗,抒发感慨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注释:我依靠着瘦弱的筇竹登山,路入深林望转迷。我想仙人的宫阙一定不远了,白云深处传来鸡啼声。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游览鲤湖时所作,以清新淡雅的风格描写了自己登高远望、探寻仙迹的情景。 第一句“瘦筇吟倚上苔梯”,写诗人攀登的过程。诗人依靠着瘦弱的筇竹登山,步履维艰。第二句“路入深林望转迷”,写诗人进入深林后,越走越觉得迷茫。这里既写出了环境的幽静,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困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理解。解答此题,首先读懂诗句的意思,然后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最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晓来梳就绿云鬟,踏破香苔满院斑。”意思是:清晨起床整理好青丝般的发髻,踏破花砖小径上的青苔,庭院里满是落花。“无限芳情共谁说,愿凭红叶到人间。”意思是:这满地落花,有谁能说出我内心的无限愁思呢?但愿随那片片红叶飘落到凡间。 【答案】 译文
芭蕉庭院独徘徊,一片秋襟郁不开。 注释1:芭蕉——一种常绿植物。庭院——指宫廷内院。徘徊——形容在院子里走来走去。 不是霜红随逝水,深宫何处托良媒。 注释2:霜红——秋天的叶子。逝水——逝去的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宫廷生活的诗。首句“芭蕉庭院独徘徊”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宫女在芭蕉树环绕的庭院里徘徊的情景,表现出了她的忧郁和不安。第二句“一片秋襟郁不开”则进一步表达了她的心情
【注释】:决决:水流湍急的样子。溅石虹:水激流岩石,形成虹彩。青:形容绿色的颜色浓郁。瑶草:一种青色的草。仙尨:即神龙。道人:道士。朝元:朝见天帝。院:寺庙。看:观看。惟:只。【赏析】:这首诗写于诗人游览鲤湖时,以泉水、仙草和道士、鹤等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同时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芒鞋远谒洞中天,只为双亲已暮年。 注释:芒鞋(指草鞋),洞中天(指神仙洞府),双亲(指父母),暮年(指晚年)。 赏析:首句“芒鞋远谒洞中天”,描绘了作者为了拜访洞中的仙人而远离家乡的情景。芒鞋,即草鞋,象征着简朴和坚韧;洞中天,则暗示着神秘和深远的洞府。这里,“远谒”二字表达了作者对仙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亲情的珍视。 第二句“此意群仙如洞鉴,今宵好梦愿相传”
注释:在深深的潭水中,百尺的水流仿佛在敲响钟声,向下俯瞰深崖,一条山脉如同血脉一样流淌。这美妙的景象是自然形成的,它应该从天地开辟时就有了,而人间的风景却是迥然不同的。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鲤湖幽深的水潭和蜿蜒的山势,以及它们与天地自然的和谐统一。诗人通过对潭水、山脉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认为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真正体验到自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