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天际云,飞绕江南路。
游子行见之,徘徊日将暮。
飞云本无心,于人亦何与。
为念白头亲,远在云飞处。
丈夫身许国,私恩邈难顾。
乡山杳霭间,可望不可赴。
安得双羽翰,高飞逐云去。
我亦别庭闱,接武金銮署。
为君动长吟,潸焉泪如注。
【注释】
悠悠:形容云的形态。江南路:指江南的路途。飞云:指行旅之人见到的飞动的云。无心:无意,不关我事。于人:于谁。为念:因思念而。白头亲:年老的父母(双亲)。丈夫身许国:男子汉大丈夫应报效国家。私恩:个人恩怨。邈难顾:难以顾及。杳霭间:模糊不清的地方。安得:怎能得到。双羽翰:指书信或信物。接武金銮署:在朝廷中做官后与皇帝同列。为君:替君王。动长吟:抒发感慨。潸焉:流下泪来的样子。
【赏析】
《望云思亲》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五言绝句组诗作品。此组诗共五首,都是写远游人的思乡之怀,表现了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第一首写行旅之人见飞动之云而思父母。“悠悠天际云,飞绕江南路。游子行见之,徘徊日将暮”是说:在天边飘浮着白云,它们在江江南北的道路上来回盘旋。游子看到这些白云,久久地徘徊,太阳即将落山了。这里,诗人用“悠悠”来形容云的悠闲自在,用“飞绕”来形容云的飘忽不定,用“徘徊”来形容游子的内心活动——他徘徊在日落时分,无法找到归途。这几句诗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游子在日暮时分独自徘徊的画面,表达了游子对父母的深深思念之情。
第二首写游子因为思念父母而感到孤独、无助。“飞云本无心,于人亦何与。为念白头亲,远在云飞处。”意思是说:那些飞动的云本来没有情感,对于人来说有什么关系呢?游子之所以思念父母是因为他们年老体衰,身处远方,无法陪伴在侧。这里的“于人何与”表达了游子的无奈和孤独,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父母的深深关爱。
第三首写游子因思念父母而难以抑制自己的情感,甚至有些绝望。“为念白头亲,远在云飞处”是说,游子因为思念年老体衰的父母而倍感痛苦,他们身处远方,难以相见。这里的“为念”二字既表达了游子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又透露出了他内心的绝望和无助。
第四首写游子因思念父母而渴望能够得到他们的关心和照顾,但又觉得这种愿望有些不切实际。“丈夫身许国,私恩邈难顾”。这里的“丈夫身许国”是说游子立志报效国家,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而“私恩邈难顾”则是说游子觉得自己的个人恩怨难以顾及,因此无法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照顾。这句话既表达了游子对国家的责任感,又体现了他对父母的愧疚之情。
第五首写游子因思念父母而感到悲伤,甚至有些流泪。“乡山杳霭间,可望不可赴”。这里的“乡山杳霭间”是说游子家乡的山水景色模糊不清,他只能远远地眺望而不能亲自去探访;而“可望不可赴”则是指游子虽然渴望能够回到家乡,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和无力。这里的“可望不可赴”既表达了游子的无奈和悲伤,也体现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第六首写游子因为思念父母而无法专心致志地工作,甚至有些动摇自己的信仰。“安得双羽翰,高飞逐云去”是说:如果能够获得一封家书或信物,我就可以高高兴兴地追逐着云彩而去。这里的“安得双羽翰”意味着游子渴望能够收到家人的来信或信件,以便更好地了解父母的生活和心情;而“高飞逐云去”则是说游子希望能够像云一样自由自在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和信念。
第七首写游子因为思念父母而无法安心工作。“我亦别庭闱,接武金銮署”,意思是说:我也离开了家乡,来到朝廷中做官了。这里的“别庭闱”指的是离开家乡进入朝廷;“接武金銮署”是说在朝廷里与皇上同列。这里的“接武”可以理解为与皇上并列,也可以理解为在朝廷中担任官职。然而无论哪种理解都表明游子已经远离家乡,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同时,这也暗示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更加强烈。
第八首写游子因为思念父母而无法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为君动长吟,潸焉泪如注”。这里的“为君”可以理解为替君王着想;“潸焉”则是指流下了泪水。这里的“潸焉泪如注”既表现了游子对君王的忠诚和敬爱,又透露出他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同时,这也表明游子在面对复杂的政治局势时,无法保持清醒的头脑,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