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欲为山,所积非儋石。
高丘欲掘井,胡能计寻尺。
为学正如斯,孜孜当不息。
持之亦有要,曰惟主于一。
所以古哲人,干干以终日。
讲学穷至理,饬躬崇令德。
习俗谅不移,他岐岂容适。
万理忽昭融,圣域可优入。
穷则善其身,达则行于国。
俯仰天地间,能事从此毕。
黄生志希贤,颜斋警晨夕。
吾将考其成,勖哉慎无斁。

【注释】

①斋:这里指书房,书斋。永康:作者的县名,今属浙江。黄肃(1539-1607):作者的朋友。②欲:想要。为:做。③所积:所累积的。非:不是。儋石:儋耳和石,泛指微小之物。④高丘:高大的山。掘井:打井。⑤孜孜:勤勉的样子。⑥主于一:专心致志。⑦古哲人:古人。干干以终日:孜孜不倦地工作。终日:全天。⑧讲学:研究学问。穷至理:追求最高的真理。令德:良好的道德品质。⑨习俗:风俗习惯。谅:大概、差不多。⑩他岐:其他的岐径。岂容适:怎么容许走其他途径。⑪万理:各种道理。昭融:通达明亮。圣域:圣人的境界。优:优游自如、从容不迫。⑫穷则善其身:处于困境时修身自好。善:修养、修身。⑬达则行于国:处于显达之时治理国家。行:实行。⑭俯仰:低头仰头,形容进退得失。天地间:天地之间。能事:所能做的事。毕:完成。⑮黄生志希贤:黄生有志向希望成为贤人。志:志向。希:希望。⑯颜斋警晨夕:在书房里勤读勤写,警戒自己朝夕勤奋。颜斋:指在书房中读书写字。⑰吾将考其成:我将考察他的成果如何。勖哉:勉励吧!慎无斁(yì):要谨慎呀,不要懈怠。斁:懈怠。

【译文】

平地想要变成山,所积累的并不是微小的东西;高大的山想要挖井,哪里能计寻尺寸?学习应当是这样的,勤奋努力应是无止境的。持之也有要领,就是要专心致志;所以古代的贤人也是以这样的态度度过一天天的。研习学问要穷尽天理,自身行为要崇尚美好的品德。风俗习惯差不多不会改变,其他的途径怎么能允许呢?万物的道理突然通达明亮了,圣人的境界就可以从容地进入。处境困难时能够修养自己,得志时就能够施行仁政治国。在天地间低头昂首,一切事情都能够完成。黄生志向成为贤人,颜斋勤读勤写,我将要考查他的成就,勉励啊!一定要谨慎啊,不要懈怠。

【赏析】

《一斋为永康黄肃赋》共五律八句,每句七字,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全诗内容深刻,寓意丰富。

开头两句“平地欲为山,所积非儋石”,比喻人的志向应该远大,不应只满足于现状。“所积”二字,暗含着人应该像山一样深厚广大,不可只是浮于表面,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远大的志向。

第三四句“高丘欲掘井,胡能计寻尺”是说,想要挖井却不知道深有多深,想达到目的却不知道需要付出多少努力,这就像没有目标一样,是不可能成功的。

第五六句“为学正如斯,孜孜当不息”则是说,学习就应该像这样,不断努力,永不停止。这是对前面两句的总结,也是对后面几句的铺垫。

接下来七句是对前面内容的进一步说明,“持之亦有要,曰惟主于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持有坚定的信念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专一执着。

第八句“所以古哲人,干干以终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此古代的智者,总是孜孜不倦,整天都在努力。这也是对前面几句的再次强调。

接下来的十一句“讲学穷至理,饬躬崇令德”是说,研究学问要穷尽天理,自身行为要崇尚美好的品德。这是对前面几句的补充和深化,也是对前面几句的具体化和形象化。

接下来十二三句是对前面几句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习俗谅不移,他岐岂容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的风俗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其他的岐径怎么能容身呢?这是对前面几句的具体化和形象化。

接下来的十四十五句又是对前面几句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万理忽昭融,圣域可优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万物的道理忽然变得通明透明了,圣人的境界就可以从容地进入。这是对前面几句的具体化和形象化。

最后六句“穷则善其身,达则行于国”是说,处境困难时就修养自己,得志时就能施行仁义治理国家。这是对前面几句的再次强调,也是对前面几句的具体化和形象化。

结尾四句“俯仰天地间,能事从此毕”是说,低头抬头之间,所有的事都能完成。这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和升华,也是对前面几句的具体化和形象化。

整首诗语言精炼、含蓄,意境深远,寓意丰富,给人以很大的启迪和思考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