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松如龙出幽谷,未露全身露头角。
天生大材不大用,半在云霄半林壑。
浮世难逢匠石过,空余满地清阴多。
明堂不作岁云暮,松兮松兮奈尔何。

【注释】莆郡:指福建莆田郡。松江:今属浙江省。司训:掌管教育的人。苍松:形容松树苍翠。出幽谷:从深山中冒出来。露头角:露出尖尖的角。“未露全身”是说没有完全显露出来,“露头角”是说露出了尖角。大材:巨大的材料。大用:大用途。半在云霄:一半在天上。“云霄”指天空。林壑(hè):山林沟壑。浮世:尘世。匠石:木工。明堂:古代帝王的庙堂。岁云暮:一年即将结束。松兮:松啊,叹惜之词。奈尔何:奈何你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宋黻在莆田任职时所作。诗的前四句,赞美了松树的雄姿,表现了诗人对松树的倾慕之情;后四句,则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与愤懑。全诗意境开阔,笔力沉雄,气韵生动,是宋诗中的佳作之一。

首联写苍松挺拔,傲视群木。“苍松”即苍翠的松树。“龙出幽谷”,比喻松树从深山中挺拔而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松树的高大、伟岸和顽强。“未露全身露头角”,既突出了它的高大,也写出了它的傲骨——尽管它已经挺立于世,但它仍不肯轻易地显露自己的全部才华,而是先露出一两个角儿,让人去猜它到底有多高多壮,多美多威武。这一层意思,一方面写出了松树的傲骨,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诗人对这种傲骨的欣赏。

颔联进一步写松树的“大材”。诗人以“天生”二字总括松树的特点,说松树是大自然的杰作,有它独特的魅力。“天生大材”是说它是自然赋予的,“不大用”是说它虽然有如此巨大的潜力,但却没有被利用起来,“不为人所用”也是诗人对松树的一种怜惜,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心情,因为像松树这样有大材的人才被埋没,是令人惋惜的。“半在云霄”是说它一半在大地上生长,一半在天空中生长,形象地写出了松树的生长特点;“半在林壑”则是说它还有一部分藏在山林里,这是它还没有完全展现出自己的特点。

尾联写诗人自己的处境。诗人以“浮世难逢匠石过”起兴,说自己在这个世界上难以遇到能雕琢自己的工匠,这是诗人对自己才能无法施展的感叹;“空余满地清阴多”是说他虽然有很多才能,但却没有找到能够发挥这些才能的机会,只能白白地浪费掉自己的才华。尾联最后一句“松兮松兮奈尔何”,表达了诗人无可奈何的心情。他感叹道:“松啊,你真是无可奈何啊!”

此诗通过对松树的赞美,表达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与愤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